查看原文
其他

吴建民谈外交 | 说什么,别人才肯听(上)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正文



 Foreword


在公众场合讲话时,我们有些人一上来就说“记者朋友”,但我在国外没有听称记者为朋友的。在法国,“朋友”两个字是很重的。在我们中国,见了两次面就叫“老朋友”,这在法国人听来要皱眉头,好像朋友非常廉价。

过去我在新闻司的时候,有的处里写报告到我这里,写这个人“对华友好”,我统统删掉——他凭什么对你友好啊?不一定啊,关键要看你怎么做工作。

我觉得对记者的称呼,“女士们、先生们”就足够了。中国人的称谓非常累赘,一上来就“尊敬的某某某、尊敬的某某某”,八个“尊敬的”下来,三分钟没有了。这是从苏联传过来的。你到国外开会,“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说完就开始演说,并没有很多累赘的东西。 

开头出彩是成功的一半

中国人说万事开头难。在公众场合发表讲话,开好头非常重要。

因为你刚开始讲话的时候,一般是听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也是给听众形成第一印象的时候。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激活人们的兴奋点,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这会为你的全篇讲话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2003年初,皮尔·卡丹在巴黎举行了现代艺术展,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了这次展览。皮尔·卡丹是我的老朋友,他邀请我作为这次展览的主宾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我抵达现场时,看见展厅内外都陈列着许多艺术品。展厅外面特别引人注意的,有十几只红色的恐龙。创作这些红色恐龙的艺术家的寓意不言自明。

皮尔·卡丹在展览会开幕式上讲话,以他同中国打交道的经历,盛赞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轮到我发言时,我以展出的恐龙作为引子,指出: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支配陆地生态系统逾1.6亿年之久的动物,今天,恐龙已完全绝迹了,人们看到的只是恐龙化石。恐龙为什么会绝迹?科学家们意见不一,但有一点我想大家都是同意的,这就是当地球上发生了重要变化的时候,恐龙无法适应,因而就灭亡了。恐龙消亡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必须适应世界的变化。

皮尔·卡丹先生用他自己与中国接触的事例,来说明中国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全世界都赞扬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果。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大的进步?今天你们到中国去,与中国各界人士进行接触,会发现,大家最喜欢的一个词就是‘与时俱进’。世界在变化,中国人没有停留在过去,而是与时俱进。所以,不断进步。

我的这番讲话不仅博得了热烈掌声,而且受到了许多法国人士的好评,他们认为我讲的道理是站得住脚的。

2005年5月11日,宋楚瑜到清华大学讲话,他是这样开头的:

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可能有雷阵雨,但是今天到清华大学来,不仅风和日丽,而且是拨云见日,这不就象征着两岸关系雨过天晴、拨云见日吗,这种期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

在今天楚瑜跟我们亲民党的大陆访问团特别到清华来,是因为明儿个楚瑜要跟清华大学出身的国家领导人胡总书记见面。在明儿个跟他见面之前,要亲自来目睹这个执中国科技牛耳的清华大学,看看所谓半国人才的摇篮,我们亲民党所有成员要向这边的老师、同学致上无限的感佩之意。

对公众演讲时,你讲的观点听众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但这都不要紧,当听众感受到你是真诚的,讲话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是讲道理的,他们就会认真听你的讲话,思考你的观点。

一次,我在巴黎举行晚餐会时是这样开头的: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出席我和我夫人举行的晚宴。举行晚宴的原因是我的官邸来了个新厨师。大家可能是第一次吃他做的饭。对我来讲,他不是新的,我在日内瓦工作时他就给我做饭,手艺很好,我后来到法国来他也来了。

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中国外交部长路过巴黎,我请他吃晚饭。我们的部长是一个美食家,他吃完这顿饭后说这个厨师非常好,问他是什么地方人、来干多久了。我一一回答了他。然后他说,能否让他回外交部给他做饭。外交部19楼有个餐厅,他经常在那里请客。部长的指示我不好反对,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条件,能不能请他在那里干完一年半之后再回巴黎来。部长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位厨师在北京干了一年半之后现在又回来了。这是他回来之后我和夫人施燕华第一次请客……

大家都知道,法国人和中国人都很讲究美食,他们认为法餐和中餐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法国上流社会的晚餐一般都比较轻松,我的开场白使餐桌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吃饭时,每道菜我都做简要的介绍,大家吃的时候就更加注意品尝了。

开好头是不容易做到的,要经过很多思索。要考虑当时的环境、听众的情绪和你讲话的主题,同时还要有个人特色。这方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需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 未完待续 -


文字 |《吴建民谈外交》(本书出版于2015年)

作者 | 吴建民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阅读前文 /


序言

第一章  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

1

法国大使馆的狗

中国公使卖电影票?

2

弱国无外交吗?

3

搞外交要有点真功夫 

外交官的自我修炼

4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使遇袭记

5

如果祖国需要我

6

“双兔傍地走”

7

从大使到“大使夫人”

第二章  青春是美好的

8

做人要有本事 

大学时代的收获

9

外交生涯的起步

第一次做翻译 

10

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

11

周恩来:“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邓小平:“没有虐待你们吧?”

12

当人生低谷来临

第三章  联合国是外交官的大学堂

13

出席联大穿什么 

“你们放心去吧!”

14

一举一动都是新闻

“照相不要钱!” 

15

一切从头学起 

16

外交时机有玄机

当上主管官员 

17

“场外外交”

18

“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

19

基辛格的公司

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大使生涯教给我的

20

与美国“吵架”

外交中的多边与双边 

我的“施政纲领”

21

碧蒂城堡的中国客人

22

希拉克夫妇来做客(上)

23

希拉克夫妇来做客(下)

24

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上)

25

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下)

26

法国人也摆“鸿门宴”?

27

申博“拉票”战(上)

28

申博“拉票”战(下)

29

 怎样当大使(上)

30

 怎样当大使(中)

31

 怎样当大使(下)

第五章  世界的坎,中国的坡

32

 西方世界怎么看中国

33

 中国崛起的挑战与机遇

34

 国际舆论的傲慢与偏见

35

弱国心态有危害

36

中国外交太“软”了吗

崛起的姿态

37

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38

封闭不是爱国

“愤青”并不可怕

39

外交与百姓生活

大使的作用

40

“民族品牌”是过时的观念

41

文明的冲突与对话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代表中国

42

中华文化的“危”与“机”

第六章  外交中的“斗”与“合”

43

可以不说,但不能说谎

“支持中国,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44

说服荷兰首相访华

45

发怒要小心

46

“理直气和”,以退为进

47

吵架也要有新意

48

小聪明与大智慧

改变对方很难,改变自己容易

第七章  发言人和媒体,朋友还是敌人

49

从“一窍不通”开始

50

有口径而不唯口径

答问要得体,并经得起推敲

51

别让讲话变成“耳旁风”

吃好喝好,不一定好好报道

52

记者招待会的三个误区

53

“大记者”与“小记者”

“好问题”与“刁问题”

“爱”与“恨”

54

借他们的台,唱我们的戏

55

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让外国人听懂“中国话”

第八章  公众演说是一门学问

56

我的第一次演讲

念稿与不念稿,哪个更好

57

准备到最后一分钟

“八股调”要不得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建民谈外交 | 说什么,别人才肯听(上)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