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家

其他

天味食品扩张新蓝图:探寻调味品延伸业务新增长

当前,整个调味品行业正加速迈入挤压式竞争时代,各大企业纷纷都使出浑身解数抢占新机遇。作为复合调味料行业龙头,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味食品”)也在巩固夯实主营调味品业务的同时,积极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寻求标的,通过多样化的资本运作不断夯实自身业务边界。据《调料家》不完全了解,自2021年开始至今,天味食品已经前后投资了6家自身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不断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同步构建自身护城河。01从上游到下游,天味食品绘制新蓝图提及天味食品最早的对外投资,当属在2021年时,天味食品通过全资子公司海南博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海南博怀”)投资四川航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川航佳”)。基于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通过内生力量和借助资本运作夯实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横向并购、业投一体、机会型参股投资等形式,实现行业上下游生态链的共同发展。公司先后参股上游核心原材料牛油供应商四川航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游食品机械制造商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海科机械”)、上游骨汤料生产商抚顺独凤轩骨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独凤轩”)、下游餐饮连锁企业河南浩天味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浩天味美”)、下游团餐企业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金地”)和北京千喜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千喜鹤”),通过股权投资链接核心资源,促进产业生态链良性发展。天味食品在2021年年报中透露,公司对四川航佳出资额为1.8亿元,增资之后,在四川航佳中持股18.6%,这一轮投资后,四川航佳的估值接近10亿元;后续四川航佳又继续引入了其他的投资者,天味食品的持股比例也被稀释到17.97%。此外,对于独凤轩的投资由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领投,天味食品旗下海南博怀及天味食品副总裁何昌军跟投,投资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4250万元和750万元。在本次增资完成后,天味食品旗下海南博怀、何昌军和中国农垦产业基金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07%、1.07%、7.14%。根据天味食品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先后参股海科机械和浩天味美,分别耗资1305万元和1150万元获得上述两家企业4.35%和23%的持股比例。而对于麦金地、千喜鹤的投资数额目前尚未具体披露。但从企业经营层面看,四川航佳、海科机械、独凤轩都属于天味食品的上游供应链,而麦金地、千喜鹤都属于天味食品的产业链下游。至此,天味食品“上下游生态链共同发展”的并购愿景初现雏形。02全产业链布局,探寻增长新路径众所周知,天味食品一直专注于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香辣酱等100多个品种(不含定制餐调产品),主要品牌包括“大红袍”、“好人家”和“天车”,主要用于家庭、餐饮的烹调,满足消费者对烹调风味多样性和便捷性的追求。同时,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研发优势为国内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定制餐调产品,满足连锁餐饮客户对产品标准化、食品安全性及口味稳定性的需求。而上述的多笔战略投资,已经让天味食品在经营层面见到了成效。比如四川航佳,旗下的张兵兵牛油就是业界知名的牛油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牛油价格上浮明显,让火锅调料企业倍感压力。而天味食品通过和关联方的协同发展,不仅在货源层面具有优先权,并且在成本端的优势也逐渐显现。这从今年天味食品目前的业绩表现就有所显现。而对于海科机械的投资,进一步加速了天味食品在生产硬件层面的大幅提升。比如今年5月,天味食品首座智慧工厂顺利投产,不仅帮天味食品解决了传统产线人力投入的痛点和难点,产能及人均效能大幅提升;同时也帮天味食品实现了智能化系统布局。在全流程自动化制造和100%数字化管控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安全、产品品质、风味稳定等行业痛点。天味食品和独凤轩合作的独凤轩中熬汤业(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今年的7月于儋州洋浦奠基,标志着3万吨小分子蛋白原料汤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企业定位为原料汤系列产品专业服务供应商,主打清汤、白汤、骨油以及肉制品副产品,服务食品工厂、调味品、餐饮类客户。该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天味食品和独凤轩除了在产业层面能够相互合作之外,二者在渠道层面也有着极大的共享空间,这或许也是双方合作的价值锚点之一。而在下游产业布局方面,麦金地和千喜鹤都属于大型团餐企业,和其他餐饮渠道不同,团餐企业和复合调味品企业之间拥有更高的合作空间,不仅规模大、粘性强,对天味食品而言也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浩天味美属于餐饮连锁品牌。旗下拥有知名类火锅品牌“李想大虾”,据公开报道,李想大虾成立于2012年,在十年间,开设400多家门店,遍布全国15个省份,是细分领域的龙头品牌。显然,对于积极布局B端餐饮定制业务的天味食品而言,能够和知名连锁企业达成直接合作,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事。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团餐还是餐饮连锁,都能很好的帮助天味食品树立样板,进一步帮助企业实现B端渗透。03能否弯道超车,引领复调产业新格局当前,调味品行业竞争态势已经进入白热化,尤其是复合调味品大板块,多元化、碎片化的消费需求倒逼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从天味食品自身来说,即便是行业头部品牌,但仍旧面临“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复杂态势,因此,如何弯道超车就成为了天味食品需要从战略层面思考的问题。而随着战略投资的脚步开启,上述项目也悉数靴子落地,这将会给天味食品带来哪些转变呢?有能给调味品企业带来哪些新的思考呢?对于投资带来的直接效益转换,更多的将体现在下游产业部分。其中,麦金地、千喜鹤都是国内头部的团餐企业。其中,麦金地主要以为高端白领供餐的三产业务为主,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供餐人数超过一百万人;而千喜鹤作为国内最大的团餐企业,主要以校园食堂为主要业务,并且同步在探索三产业务。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团餐市场规模达到1.77万亿元,占整个餐饮市场规模的38%。更为关键的是,团餐业务比其他餐饮业务更具稳定性,比如在疫情影响之下,餐饮市场整体低迷,但团餐市场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局面。相比社会餐饮,团餐渠道的开辟,无疑帮天味食品打开了新的销售路径。此外,浩天味美餐饮企业,也将进一步优化天味食品的渠道结构,为业绩的稳健增长助力。放眼长远来看,天味食品与上述下游合作标的之间,具有很强的供应链整合优势,双方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以餐饮企业为例,当餐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大多都会选择自建中央厨房,而天味食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这方面已经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而通过合作对象,天味食品能够进一步洞察消费趋势的变化,从而给自身在产品研发、口味调整等层面提供更加直观的参考和佐证,帮助天味食品培育出更多的畅销产品,驱动业绩增长。从这些企业的自身业务看,预制菜倒是这些企业不错的发展方向,而天味食品通过上下游联动,择机联合推出预制菜产品也并不为奇,这毕竟也是双方合作中可能孕育的新机遇。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味食品参与投资的合作标的中,大多数都是首次接触资本市场,显然,这些企业已经展现出积极拥抱资本市场的态度,在天味食品投资的这些企业中,说不定就能跑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这也将给天味食品带来更为丰厚的直接回报。而对于整个调味品行业而言,加速整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在复合调味品领域,天味食品已经率先而动,势必也会进一步加快行业整合的步伐。而天味食品这种围绕自身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整合思路,也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END·作者:矛石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调料家媒体中心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海天味业开始盯上更多“小生意”,是野心作祟还是另有所图?

几年前,一个上百亿规模的企业怎么可能会看得上一些小品类赛道?然而,今非昔比,越来越多巨头开始盯上了当年并不起眼的“小生意”。11月28日,海天味业宣布,旗下“有机家族”成员增加至12个,涵盖酱油、调味酱、食醋和料酒。值得一提的是,在千亿调味品赛道,有机调味品仍处在市场培育期,整体市场不够成熟、规模也并算不上大,而海天味业的首款有机系列产品“有机酱油”今年5月才上市,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形成产品矩阵,进一步体现了“王者之师”的反应速度。实然,无论从调味品行业还是海天味业自身来看,当前已经进入一个阶段性的发展“瓶颈期”,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对未来就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海天味业频频在一些“非主流”品类上下功夫的重要原因。01那些被海天味业盯上的“小生意”根据海天味业官网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十几大系列百余品种500多规格。并通过投资或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将自己的经营范围扩充至包括酱油、耗油酿造、食品科技、管理服务、供应链、园区管理等。图源:海天味业官网截图但整体来看,海天味业的所有产品布局都未超出其规划的“坚持在调味品主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渠道等优势,加快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兼容生态圈,加快新业务平台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就目前海天味业的基本面来看,除了在夯实酱油、调味酱及蚝油三大板块之外,海天味业还通过品类扩张及并购等多种方式,加速布局一些小品类,先后涉足食用油、大米、糖、佐餐小菜、淀粉甚至饮料等多个品类,高举“保存量、挖增量”的大旗。今年5月底,海天味业推出“只有™”有机酱油,不过与之前的有机酱油产品不同,海天味业此番又将有机品类系列化的动作更为明显。不出所料,此后海天味业的“只有™”有机系列先后推出香醋、糯米醋、料酒及拌饭酱等品类。至此形成了12款产品的矩阵式布局。除了有机系列,海天味业在“海克斯科技”舆论事件之后,更是将其过去用于阻击对手的0添加系列推到了台前。说起0添加,就不得不说重庆三不加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著名酿造调味品企业,其三不加酱油、三不加食醋传统酿造技艺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只不过,三不加并未将0添加概念提炼推广,最终被千禾味业在2007年一举打响,并成为其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千禾味业依靠0添加成功转型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的注意,纷纷跟进,一次阻击千禾味业在市场上攻城拔寨的进度,海天味业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海天味业在公告中的表述,公司早在十年前就推出零添加产品。只不过,相比其他传统的普通调味品,0添加产品的零售价更高,在餐饮和下沉市场并不具备普适性,因此,餐饮渠道占比超过60%的海天味业并未大力推广,直至10月底消费者关于调味品添加剂的争议出现,作为“受害者”的海天味业才开始在0添加产品层面倾注了更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有机还是0添加调味品,放眼整个赛道来看的话,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有机概念属于“舶来品”,在国内的接受度还有待提升,而且对有机概念存在认知偏差,真正有机需要全产业链的有机化,这对企业或品牌来说具备一定的“门槛”效应;而0添加目前本就处在争议阶段,未来具体走向如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指引。另一方面,海天味业作为业界龙头,极速的市场反应速度除了彰显自身优势之外,对新品类的驾驭能力也反应了整个行业的“门槛在降低”。这也从侧面反应了调味品行业升级的大趋势中,并不是一定存在诸多障碍,更关键的是企业愿不愿意做,尤其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愿不愿意推着行业往前走。不过,相比有机或者0添加主要以基础调味品为载体,好歹也是身处大赛道,凭借品牌效应、渠道效应和规模效应,海天还是比较有胜算的。相比之下,海天味业先后“吃下”的芝麻油(北方称其为香油)、茶油以及退出的大米、油司令食用油甚至是复合调味料,海天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更像是品类占位。而海天在这些品类中的布局是否有潜力还有待时间的观察。02野心作祟还是另有所图?即便是海天味业当前这些“小生意”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不过,大家也不用怀疑百亿巨头们的“眼光”。以芝麻油为例,看似并不起眼,不过目前国内芝麻油行业仍以小作坊加工生产为主,散装油市场销售占据较大份额,竞争格局极为分散,这或许是海天味业嗅到机会的关键原因,并且,据合肥农业部门介绍,我省(安徽)是全国芝麻四大主产区之一,芝麻进出口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占据全国50%以上市场份额。而海天味业所并购的燕庄正位于此。而且,无论是燕庄也好,还是久晟茶油也罢,除了品类本身之外,毋庸置疑,海天味业借此加大对华东市场的掌控力也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从企业本身来说,海天味业的基本面已经相对比较稳固,“三驾马车”格局已成,第四辆马车或许即将在食醋或料酒中诞生,因此可以给海天腾挪出更多的精力来培育或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而这种广泛的试水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海克斯科技”舆论事件,我们除了看到海天味业“树大招风”之外,品牌本身的龙头带动效益发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行业标准的提升需要时间和周期,但企业的产品品质化提升步伐却可以自主加快。而通过有机、0添加等一系列产品矩阵,无疑也可以加快消费教育,让行业整体产品品质向上提,这也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与此同时,结合海天味业的渠道优势来看,更多的还是在餐饮渠道,而海天味业的渠道结构导致其受到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如何抑制这种相对的“不均衡”也是海天味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而从海天味业所布局的“小生意”来看,大多是直面C端的消费品牌。通过不断的品类扩张和推新战略,势必大大提升海天味业在C端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形象和消费粘性,从而进一步加大海天味业在家庭消费端的占比,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海天目前仍旧处在不断尝试的新阶段。众所周知,调味品行业在快消品领域中属于典型的“慢”行业,当海天味业在品牌、渠道和规模层面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尝试围绕主业周边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未尝不可,但这种模式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模仿得来的,这也是海天味业当前所构筑的“护城河”之一。随着品类逐步完善,加以资源和团队支撑,这些“小生意”无疑也将成为海天味业新的五年计划的重要支撑。·END·作者:矛石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调料家媒体中心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2022川湘菜品类发展报告》的背后,带给复合调味品的思考

近日,中国饭店协会联合美团美食发布《2022川湘菜品类发展报告》,梳理川湘菜品赛道数据,预判川湘菜品的未来发展前景。菜品与调味品如同鱼水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标《2022年川湘菜品类发展报告》,或能洞悉复合调味品的发展情况,助力调味品企业和经销商解锁业绩增长密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站稳脚跟。012022年川湘菜的发展各有千秋深究两大菜系在2022年的表现,或许是各有千秋。一方面,作为国民菜品的川菜,细分为干锅香锅、烤鱼、川菜馆、酸菜鱼水煮鱼,核心城市为重庆、成都,是中式正餐第一大品类。而湘菜则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探索钠电池、布局盐穴储能,雪天盐业加码工业盐的运用板块?

11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对于盐业龙头而言有点忙呀!先是11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力”)以及清华大学合资成立中雁清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市场监督机关核定为准),共同打造湖南省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再是11月26日,雪天盐业与其控股股东“轻盐集团”等一起战略入股了湖南美特新材料新材料,准备跨界钠电池正极材料。图源:雪天盐业公告截图短短2天,一连数条公告,召告着雪天盐业探索钠电池、布局盐穴储能,寻求工业盐新增长的野心,不仅引发二级市场股票大增,更是备受调味品界关注!01盐改第一股的扩张之路雪天盐业成立于2011年12月,并于2018年3月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凭借产、销、研一体化管理体制,及天然的区位和运输优势,雪天盐业快速向全国市场拓展。2016年4月,国务院正式下发“盐改方案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以跨区域经营。获益于盐改政策,雪天盐业的收购扩张之路一直大步向前!2014年,公司收购江西九二盐业;2018年,控股股东轻盐集团将湘渝盐化纳入囊中,并委托雪天盐业全面托管;2020年,雪天盐业成为永大食盐第一大股东……目前雪天盐业拥有湘衡盐化、湘澧盐化、雪天技术和江西九二盐业、河北永大食盐、重庆湘渝盐化6大生产基地。在跑马圈地的同时,雪天盐业还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今年10月份,还发布了“关于与永和股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公告披露将充分发挥甲乙双方的优势和特色,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战略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并力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保持甲方对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二盐业”)的绝对控股权的基础上,甲乙双方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双方成立共同体,整合园区相关产业进行深度合作。这只是雪天盐业,寻求新增长,扩张路上的新布局。图源:雪天盐业官网截图一边积极扩张,另一边,积极寻求战略合作。如今的雪天盐业,早就实现了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单一井矿盐向井矿盐、湖盐、海盐、进口盐全品类,单一的盐产业向盐产业链集群的“三大转变”,不断向调味品和盐化工两端扩充产业链布局……成为盐业的龙头企业,这一点,在雪天盐业的三季度财报中就已显现。02跨界,钠电池正极材料?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的雪天盐业比较看好延申公司纯碱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战略入股美特新材料的公告中,雪天盐业表示:“纯碱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属于传统的基础化工板块,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受宏观经济影响具有一定周期性波动。”雪天盐业表示,按照公司积极向现代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探索的发展方向,“通过纯碱-电池级纯碱-钠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切入一个发展增速相对较快的新兴行业,可以提高纯碱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美特新材料是公司向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延伸所需要的产业发展平台。”拟通过“协议转让+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美特新材料。增资完成后,轻盐集团持有美特新材料41%股权,雪天盐业持有美特新材料20%股权,轻盐晟富持有美特新材料不超过9%股权。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雪天盐业发布与关联人共同投资美特公司风险提示暨补充更正的公告,美特公司当前主要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销售、研制,目前产品主要适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不涉及适用于汽车的新能源电池的生产,无钠离子电池相关生产技术;当前钠电池技术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行业内目前无具体的研究成果和成熟技术,大规模产业化还需要时间,未来能否形成商业化成果尚具有不确定性,美特公司相关项目能否形成研究成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特公司当前没有针对钠电池的相关技术和专利,也没有明确的相关研究计划和项目;美特公司当前没有针对钠电池相关的人才团队,也没有明确与钠电池相关的技术方案。图源:雪天盐业官网截图期望通过在工业盐的运用板块中获得产品附加值并看好新兴行业前景的同时,却无钠离子电池相关生产技术。甚至整个行业内目前无具体的研究成果和成熟技术。此刻入局,不得不说一句,雪天盐业心还真的有点大。03布局盐穴储能一边在探索钠电池的正极材料,另一边雪天盐业就要合资公司,建设百兆瓦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24日的公告中,雪天盐业表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拟不超过2亿元,其中中国电力为控股股东,雪天盐业为参股股东,认缴出资比例拟不超过50%,清华大学认缴出资比例拟不超过2%。公告披露,在经过科学严谨的检测后,初步判定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四采区407-408井具备实施盐穴储能的的基本条件,据测试数据初步预计407-408井组腔体物理体积约为25万m3,可利用的储气压力范围约5.5-7.0Mpa,腔体密封性良好,作为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基本满足要求。基于此,中国电力拟与雪天盐业以合资合作方式共同打造湖南省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只不过,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目前尚处于技术探索阶段,未来能否形成商业化成果尚具有不确定性,能否给公司带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盐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主营盐产品的价格近年来逐渐走高,雪天盐业的盈利能力一直可圈可点。2021年年报显示,雪天盐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加3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02亿元,同比增加109.29%;2022年半年财报中披露,公司2022年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5亿元,同比增长67.69%,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180.77%。而最近的三季度报表中披露,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总营收46.93亿元,同比增长46.93%,归母净利润6.17亿,同比增长149.25%。净利润指数型增长,业绩如此亮眼的雪天盐业,尝试新兴行业和领域固然勇气可嘉,无法忽视的是风险同样叠加。主营盐及盐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雪天盐业,更该坚持“品牌知名、品质领先、品类丰富”的经营策略,深耕产品本身。只有这样,盐业“龙头”地位,才有望进一步强化!·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四大关键词,复盘2022,展望2023

近日,借助8亿天猫/淘宝消费者行为标签,凯度联合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及天猫超级探店,洞察调味品行业竞争格局,发布《2022年调味品趋势洞察》,备受调味品行业关注。据了解,此次调查搜集覆盖全国一至五线的近千位“干饭人”。解锁“干饭”姿势,洞悉调味品趋势,有哪些关键词可以盘点呢?01减盐仍是热点早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减盐”走进大众视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动倡导“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其中,“减盐”居于首位,也被视作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新起点。据国务院推出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提出,预计2030年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营养健康素养,让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减盐的风潮最早从酱油品类中萌发,如六月鲜研发了全新的子品牌“六月鲜轻盐酱油”;李锦记推出薄盐生抽,采用薄盐发酵以实现减盐30%……甚至连素有高盐之称的酱腌菜系列,也频频推出减盐产品,如涪陵榨菜等。不仅是调味品赛道,休闲零食赛道也在积极探索减盐零食。百事推出了减盐的原味和烧烤味的薯片,钠含量降低50%;新消费品牌食验室推出的深海金枪鱼脆为儿童做了减盐版配方,在儿童版鱼脆中,三种口味均不添加食用盐;COSTCO旗下的自有品牌Kirkland发布了无盐坚果……伴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践行。在减盐不减味的前提下,作为细分品类的“轻盐”调味品市场,还是值得深耕的。02便捷是首选复合调味品具有便捷化、口味稳定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复合调味品发展速度快于整体市场。B端餐饮连锁化趋势对复合调味品需求、C端家庭人口数量缩小带来的“核心家庭化”等原因,导致了“做饭不经济”现象。此外,越来越多90后、00后作为“烹饪小白”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较大,这些都为巨大市场增量作出贡献。复合调味品行业是一片蓝海,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复合调味料可以使年轻的家庭消费者获得方便快捷的烹饪体验,另外餐饮业的规范化、连锁化经营也推动复合调味料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达30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33亿元,同比增长12.27%,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中式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将突破556亿元。复合调味品种类和功能更加齐全,满足多元消费需求,2021年中国中式复合调味料占调味品市场规模的4.15%,较2016年的3.15%增长了1.00%;占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的18.21%,较2016年的19.17%减少了0.96%。满足不同场景的、不同消费需求的复合调味品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需要注意的是,入局复合调味品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复合调味品赛道而言,挑战和机遇并存。03轻食成风尚伴随着刘耕宏跳操的火热,全民健身从幕后搬到了台前,更多的人愿意去关注健身项目,轻食调味品也渐渐成为一种风尚。目前推出轻食调味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既有海天、欣和、李锦记、恒顺等巨头,也包括口味全、加点滋味、云山半、坂东等新消费品牌,品类涵盖酱油、蚝油、榨菜、沙拉酱、油醋汁、白灼汁、调味酱、复合调味料等诸多品类。其中比较热门的品类,主要是减盐酱油、沙拉酱、油醋汁以及其他轻食复合调味品等。沙拉酱和油醋汁深受健身人群追捧。沙拉酱是进入国内市场比较久的调味品类,随着近年来轻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渗透,沙拉酱已经被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市场规模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2017年我国轻食沙拉市场规模不到10亿元,2020年我国轻食沙拉市场规模已达到55.6亿元,增长率为13.7%。目前市场表现比较突出的沙拉酱品牌包括亨氏、丘比、冠利、味好美、百利等。从应用场景来看,目前沙拉酱主要用于轻食和西餐,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伴随疫情的零星爆发,健身短视频的加持,作为“小众”的调味品细分品类,轻食调味品或许将引领一种小风潮。04小包装仍大有可为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单身独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200万。这组数据不容小觑,独居群体刺激着新的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新的包装创新。毕竟年轻消费群体作为小包装调味品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除了看产品的“内在”,他们的消费习惯更偏向于个性化包装和使用体验。有研究发现,产品的多样化选择,消费者的满意度会提高40%以上。而现代很多人已经由物质消费变成精神消费,小包装迎合的就是部分人在物质选择上享受的精神愉悦,这种愉悦就体现在小包装量的恰到好处、包装方便等方面,符合现代人精神和物质消费潮流。而且,今年露营经济兴起,小包装调味品也更便于携带,适合外出佐餐。此外,健康人士也关注到了小包装调味品,相对于开封很久才可能吃完的大包装调味品,小包装更卫生、更新鲜。虽然小包装调味品有着较为明显的受众需求区分,对年轻用户来说,方便、实惠。但“迷你”调味品广泛应用于销售,市场前景广泛仍然是事实。需要注意的是,小包装调味品同样属于“小众”产品,考验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互联网经济下,流量似乎更重要。如果能在口味、包装等方面都要做出差异化动作,打造出一个爆火的网红单品,才能牢牢抓住这一消费群体。总体来看,中国调味品市场消费势头良好,且高端化驱动趋势凸显。传统国民品牌占据销量前四,但头部品牌集中度低,新品类、新产品拥有极大潜力。·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涪陵榨菜推出“翠小菜”品牌, “榨菜茅”布局休闲食品赛道?

布局餐饮端榨菜具有鲜、香、嫩、脆的特殊风味,以及营养丰富、方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美味源:新三板终止挂牌申请获受理 全力发展调味品业务?

11月22日,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味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报送了终止挂牌申请材料并被受理。图源:美味源公告截图2022年9月23日,美味源董事会审议通过新三板终止挂牌议案,并于11月17日起停牌。11月18日,美味源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报送了终止挂牌申请材料,并于11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锚定百亿目标,太太乐打造“第二支柱”加速快跑

自2020年提出“百亿目标”之后,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太太乐”)正在以更加具象的方式加速快跑。11月22日,连续举办了5年的太太乐鲜味科学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在“鲜学之巅·鲜耀未来”的全新主题下,太太乐再度带来了多款重磅新品。雀巢大中华大区烹调食品业务负责人、太太乐总裁曹辉雀巢大中华大区烹调食品业务负责人、太太乐总裁曹辉在接受《调料家》采访时表示:“虽然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我们2023年实现百亿的目标不会改变,未来甚至还有200亿目标。”面对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且多变的调味品市场,作为“鲜味”领导品牌,太太乐的底气何来呢?01打造“第二支柱”,新品维持高双位数增长从1988年创立至今,太太乐一直以鸡精品类驰骋整个调味品赛道;但近两年,“扩品类、推新品”成为了太太乐冲击百亿目标的标志性动作。对此,曹辉对《调料家》表示:“我们始终认为,市场增长的引擎来自强化核心业务,打造‘第二支柱’。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内调味品市场,太太乐鸡精的市占率超过50%,但其目光远不止于此。而太太乐的“双轮驱动”,就是在把以鸡精为代表的固态调味品做大做强的同时,加速以酱油、蚝油、鸡汁、菜谱式调料等为代表的液态调味料的增长。2019年7月,太太乐原味鲜系列酱油正式上市,这也是太太乐首度进军高端酱油市场,并成为太太乐迈入品类扩张时代的新起点;2020年4月,太太乐的“菜谱式调料”问世,且仅上市一个月销量就超过了公司对其三个月的销售预期。彼时,太太乐还“剧透”了将进军蚝油、料酒等更多基础调味品品类的研发动向。此后的这两年里,太太乐的原味鲜减盐酱油系列、更多口味的菜谱式调料和蚝油系列、汤之鲜系列、头道小磨芝麻油系列等诸多新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从时间线上来看,太太乐的新品上市时正值国内调味品近几年来最动荡的周期,但太太乐的这些新品却并未受到影响。曹辉对《调料家》表示:“截止到今年十月,我们的新品均保持高双位数增长。其中,蚝油和菜谱式调味料实现增长翻倍,产品深受用户好评。”而在此次研讨会上,太太乐再度发布了3款菜谱式调料和2款鲜鸡汁,“第二支柱”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容。不过,与过往的新品不同,太太乐此次的新款菜谱式调料主要集中在鸡肉菜品领域,涵盖藤椒鸡、黄焖鸡和大盘鸡三大主流菜品和口味;而鲜鸡汁则新增了松茸和鲍鱼两大全新风味产品。由此可见,太太乐早已不是那个单纯靠“一袋鸡精”打天下的“鲜味王者”了,而是涵盖固态及液态复合调味料、酱油、酱类、油类等9大类,300多个SKU的多元化调味品企业。02以产品链接消费者,构建竞争壁垒过去两年,整个调味品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业界对于频频推新的太太乐也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是在挤压式竞争的新局面下,整个鸡精品类的天花板效益开始逐渐显现;另一方面,无论是酱油、料酒和蚝油这些基础调味品领域还是以菜谱式调料为代表的复合调味品领域,太太乐都属于是“后来者”,能否“后来居上”仍有待时间观察。不过,曹辉对太太乐的未来表现此依旧充满信心,因为太太乐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消费链路,从而为自己构筑了足够高的竞争壁垒。“整个鸡精品类其实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曹辉对《调料家》表示,在大健康趋势下,太太乐将持续加大鸡精科普,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改变大家对鸡精的误解,从科学角度传播鲜味知识,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太太乐对鸡精品类的研发会紧跟消费需求变化,在科研成果的加持下不断升级产品配方。通过梳理太太乐的鸡精产品不难发现,除了常规产品,太太乐近几年针对不同渠道、不同消费场景也推出多款不同规格、不同形态的产品,进一步挖掘增量市场。实然,在整个鸡精赛道,根据中研网的数据显示,太太乐的占比已经高达67.16%,远高于第二名的29.38%,整个行业的寡头、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而未来无论在市场竞争层面还是产品研发创新层面,太太乐无疑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布局复合调味板块,太太乐更加秉承从用户角度来倒逼产品创新步伐,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大多数调味品企业所缺失的研发理念和路径。比如,针对越来越多消费者呈现出的“懒宅急忙”等消费特性,太太乐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研发出“一包搞定”的菜谱式调味料系列,以多元化口味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烹饪需求,在有效简化烹饪流程的同时,让人人都能成为“烹饪高手”。比如此次上新的三款鸡肉调料,就是在原有“酸汤肥牛”“糖醋排骨”“麻婆豆腐”“麻辣香锅”等基础上推出的全新口味菜谱式调味料,进一步丰富用户选择。便捷化之外,太太乐并未放弃消费者日趋挑剔的口味需求。比如为了让鲜味产生“1+1>2”理想效果,太太乐再次利用核心领“鲜”工艺“蒸鸡原汤”,创新推出两款鲜鸡汁产品——松茸风味鲜鸡汁和鲍鱼风味鲜鸡汁,在助力烹饪“一步到味”的同时,也是太太乐面对不断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进行的又一次产品突破。面对接下来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曹辉对《调料家》表示,太太乐将继续秉持以“鲜”为内核,不断在鲜味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结合市场与消费者不断变化和更新的需求,推出符合当下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将产品、消费者、渠道、科研等多方面结合,多元化提升太太乐的综合影响力。0315项重点举措打赢三大“必胜之战”,全力冲击百亿目标对于太太乐华丽转变背后,曹辉将其原因归结为“强大的品牌力、庞大的用户基数、良好的用户口碑、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持续完善的渠道布局、强劲的研发实力以及太太乐对鲜味科学无止境探索的态度。”最近两年,面对C端消费热情下降、餐饮受挫等多重复杂局面,太太乐2023年实现百亿的目标也即将迎来大考。曹辉对《调料家》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太太乐将继续围绕重塑产品组合、加速餐饮增长、把握线上机遇三大必胜之战,以15项重点举措全力冲击百亿目标。”虽然15项重点举措作为太太乐公司内部细则,曹辉并未透露太多,但结合当下调味品行业发展态势,我们依旧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在产品组合层面,太太乐目前基本形成了“一超多强全面布局”的产品矩阵。而新品的快速增长也给予了太太乐更多的信心和决心。尤其在雀巢及太太乐国际、国内顶尖研发优势助力下,太太乐“能打”的新品只会越来越多。而在太太乐布局的品类中,据IBMG商业智库品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蚝油的增速超过20%,在整个行业增速排名第一,而紧随其后的料酒、酱油和复合调味料增速也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速,这也为太太乐新品快速成长提供了“土壤”。随着品类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太太乐未来在上述几大品类中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疫情影响之下,占据调味品消费过半的餐饮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国内4万亿的餐饮市场基础将成为太太乐们保持乐观的底气。尤其是在餐饮连锁化、品牌化不断提速的当下,头部调味品企业将首先享受到餐饮市场加快恢复带来的市场红利。与此同时,太太乐在传统通路渠道依旧还有下沉和扩张的空间,随着渠道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力量,努力实现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的齐头并进,也成为其实现百亿目标的有力支撑。而在把握线上机遇方面,曹辉对《调料家》明确表示:“太太乐还将继续把握数字化和线上的机会,包括加速传统电商增长、积极拓展新型电商业务、积极布局数字化营销。”其实,多年来太太乐一直深耕于“鲜味”调味品领域,而“鲜味”也为太太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明年将是太太乐的百亿目标考核之年,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END·作者:矛石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调料家媒体中心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海底捞起诉每日优鲜,新兴渠道野蛮生长过后的行业冷思考

随着海底捞一纸诉状,每日优鲜与供应商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近日,海底捞全资子公司四川新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新派”)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陕西省调味品协会正式成立 100多位会员企业参会

电话/微信:13540011733期待您的分享点赞在看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宝能系”继续被动减持,中炬高新股权之争又有新进展

近日,中炬高新控制权争夺战又迎来新进展。11月18日,中炬高新再次发布控股股东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公告。综合11月10日所发股份被拍卖公告来看,共计2287万控股股东(中山润田)所持有的公司非限售流通股将于今年12月份被司法拍卖。身陷债务纠纷的“宝能系”在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作为“酱油第二股”的中炬高新未来的实际控制权充满了不确定性。01中炬高新的股权之路作为国内业务最为广泛的调味品企业,中炬高新的产业涵盖了房地产、新能源动力、金融贷款、调味品、贸易、精工机械、生物工程、大功率开关电源、精密焊管、客运、造纸、合金材料、皮带轮及汽车摩托车配件等。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调味食品生产企业,拥有“厨邦”、“美味鲜”两大品牌。自从上市以来,中炬高新的发展可谓是可圈可点。在2021年以前,中炬高新已经连续10年实现营业额和净利润同步双增长,尤其是从2015年到2020年间,其营收规模也在2020年首次突破50亿大关,净利润也突破了8亿元。相比于业绩的稳定增长,中炬高新的股权之争一直波涛汹涌。在2015年以前,中炬高新的第一股东一直是“火炬集团”。2015年4月23日,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前海人寿已持有公司4000.25万股,占当时股份总数的5.02%;到了2015年4月30日,前海人寿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比例则达到了9.10%。2015年5月5日,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由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于2015年5月5日停牌。随后的5月6日,中炬高新再度公告称,未来可能增持、寻求一致行动人,也不排除重组,并以此再度停牌一天。停牌后,中炬高新与前海人寿展开了谈判,并且在当年9月份发布了《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的公告称,中炬高新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完成后,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有中炬高新股份比例为34.02%。只不过这一预案最终没能实施,中炬高新的举措也没有遏制姚振华的野心,前海人寿的持股比例继续增加。2015年9月,前海人寿的持股继续增加至20.11%,并在2016年以24.92%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后,中炬高新董事、独立董事先后离职,公司实控人变为姚振华。2018年9月,前海人寿将24.92%股权转让给了同为宝能系控制的中山润田。自此,中山润田牢牢占据第一大股东的位置,火炬集团则被迫退居第二大股东。02第一股东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天味食品又有新动作了,近期近一成产品涨价8%-20%

近日,天味食品披露的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表显示,基于产品毛利率水平和市场竞争格局,天味食品于近期对好人家部分火锅调料和中式菜品调料、大红袍部分火锅调料以及天车部分酱类产品进行了提价,提价幅度8%-20%,产品占比10%左右。对于明年毛利率水平的展望,天味食品表示,目前油脂类产品如牛油、菜籽油价格仍处于高位,部分农副产品如辣椒价格持续上涨,花椒和大蒜价格下跌,预计大宗原辅料综合成本仍有上涨趋势,公司将根据2023年成本预算情况和参考以往毛利率平均水平预计明年的毛利率区间。01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线上渠道虽是“非主流”,但对调味品行业的重要性却日渐凸显

“从过去到现在,线上渠道从来都不是调味品行业的销售主阵地,但随着消费群体和需求的不断变化,这个渠道却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刚刚落下帷幕的电商双十一大促为例,从各大平台披露的销售榜单来看,问鼎的多以粮油企业为主,调味品企业上榜的并不多。而且随着各类平台的分流,导致线上渠道的竞争也变得日趋复杂,加上行业整体表现同比低迷,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我们很少看到调味品品牌披露自己的双十一战报的重要原因。本着“消费者在哪里,渠道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各大品牌并未放缓自身积极拥抱兴新渠道的热忱,但在这一过程中,驾驭兴新渠道的专业能力参差,也造就了各大企业表现不一的主流现象。01线上渠道生变线上渠道是时代的产物,而不断变化将成为它的主流现象。比如从最早以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为代表的传统综合电商,到后来的社区团购,再到后来的抖音等兴趣电商、美团闪购等新零售……有趣的是,今年的双十一,天猫、京东等平台均未公布最终交易数据。天猫只是表示,今年天猫双11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京东则表示,今年双十一超越行业增速,创造了新的纪录,零售购物用户数也再创佳绩。但根据市场数据提供商星图数据(Syntun)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10月31日20:00-11月11日23:59),全网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1154亿元,同比增长13.7%。图源:星图数据从占比来看,天猫、京东和拼多多依旧是主流,合计交易额达到了9340亿元,但增速仅有2.9%;反观抖音、点淘、快手等直播电商,交易额虽然只有1814亿元,但增速达到了146.1%。此外,新零售和社区团购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以美团闪购、京东到家和淘鲜达为代表的新零售销售额为218亿元,同比提升10.8%;而以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兴盛优选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狼性”不在,虽然实现了135亿元的总销售额,但增幅仅有1.1%。平台流量的变化也导致了企业销售额的变化。根据星图数据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粮油调味品类全网总销售额达到了213亿元。但根据榜单名录来看,粮油板块依旧占据了大多数。据中国商情报网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双十一,调味品全网销售额仅有10.6亿元。其中,调味品销售额前十品牌分别为:海天、好人家、海底捞、千禾、李锦记、太太乐、中盐、欣和Shinho、名扬、饭爷。其中,海天位居第一,占比达12.7%;其次为好人家,占比达6.8%;再次为海底捞,占比达5.8%。而今年唯一的不同则是千禾味业登上了天猫双十一粮油速食店铺销售战报榜单,且名列13位,成为整个调味品行业唯一上榜的企业,也是千禾味业首次登上主流榜单。02调味品在线上渠道走红的偶然和必然从长远来看,不少调味品品类是从线上渠道走红之后再延伸到线下的,比如以川娃子烧椒酱为代表的各种新兴酱料,以油醋汁为代表的各类轻食调味产品以及部分西式调味料等等。但若放眼到整个调味品行业来看,这种案例也算是少数。但不同的是,比如烧椒酱走红的必然因素更多,而油醋汁的偶然性更强。为什么这么说?复盘烧椒酱走红的历程,过去,调味酱领域主要以老干妈的豆豉酱和海天的黄豆酱为主流,且产品周期都已经比较长,而川娃子作为一家算不上新的调味品企业,过去主要以B端用户为主要销售渠道,后来才逐渐向C端扩张,而凭借钵钵鸡等类火锅调料奠定基础之后,烧椒酱成为川娃子撬开C端市场的“顶梁柱”。除了在资源倾注了大量财力物力之外,产品力成为关键。烧椒酱不仅延续了市场上酱料产品主流的辣味基调,且在风味上也算得上独树一帜。并且具备广泛的消费场景,佐餐、烹饪、便捷……而油醋汁的走红主要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偶然性。当年的“居家战疫”导致消费者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饮食层面,随着轻食文化的普及和人们运动量下降等多重因素,油醋汁迅速在轻食人群中渗透开来。根据上市企业披露的财报和经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线上渠道实现营收7.68亿元,同比增长87.47%;千禾味业包括线上渠道在内的直销模式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增长14.09%;中炬高新旗下美味鲜的直销渠道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37.96%。若说海天味业是凭借强势的产品矩阵和品牌力,只需要稍微倾注些资源就可以常年霸榜行业线上第一品牌的地位,那为何千禾味业在规模层面远不及中炬高新的情况下,却能在线上渠道领先中炬高新呢?但海天也并非“长胜将军”,受“添加剂”风波影响,丢掉了10月电商市占率第一的位置。而取代海天的,正是此次双十一上榜的千禾味业。据Sandalwood紫檀数据中国电商监测数据(以下简称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海天味业酱油产品10月主要电商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2%,失去线上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千禾味业则趁机超车,当月酱油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26%,成为酱油产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市占率第一。由此可见,舆论事件对品牌在销量层面的直观影响,要比传统渠道来得迅猛得多。而千禾味业之所以能够在线上渠道的突然“逆袭”,一方面得益于在0添加产品层面的多年精耕和市场教育;另一方面则在于相比其他品牌,千禾味业在线上渠道的投入也要更早、更多。03线上渠道为什么越来越重要从商业的本质上来说,布局任何一个渠道,除了品牌占位,最终都要实现环节盈利才是长久之计。首先要看布局线上渠道的目的是否明确,而这一点就要从线上渠道的功能谈起了。线上渠道的功能无非就是销路拓展、品牌展示、消费培育和品牌营销几大维度了。从销量上看,电商渠道规模并不小,且增幅明显。据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调味品线上销售依然保持较快增速。2022年1-10月,调味品国内电商市场主流平台销售额总体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22%,超越食品饮料行业总体17.4%的增长水平。但在这种增长态势背后,也要看到线上渠道的盈利能力普遍偏低的现状,这在各个领域都有明显体现。一方面,线上渠道的获客成本日趋攀升是不争的事实,当越来越多企业布局这一渠道,市场竞争也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受制于产品形态,像传统酱油、酱料等以玻璃瓶包装为主的产品的物流成本会更高,从而摊薄利润空间。而这两大因素造就了调味品企业在线上渠道必须以量取胜,虽然大家的毛利空间都低,但只有凭借走量,才能摊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上渠道选购调味品的消费者,要比线下调味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更加“挑剔”,这种挑剔即包含品牌层面,也包含产品层面。品牌要大,产品除了要品质之外,健康、好吃、方便等因素可能会在选购原因中排在价格前面。就调味品行业而言,布局线上渠道整体的隐形价值是要大过销售价值的。一方面,调味品消费人群的迭代已趋势已经形成,越来越多80、90后消费群体开始成为家庭调味品消费主流人群。而这部分群体也是线上渠道消费的主力军,通过线上渠道也能更好的触达这一部分群体;另一方面,线上渠道虽然在销量层面的助力并不明显,也无法改变线下渠道依旧是主流的现状,但对于品牌曝光,消费趋势变化的洞察和消费沟通层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当前消费行业的新品试销放在线上渠道进行的重要原因。纵观2022年的消费行业,鸿星尔克、白象、千禾等品牌在线上渠道的爆量,无疑很好的佐证了线上渠道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企业在下一步产品布局层面源源不断的提供新思路。·END·作者:矛石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调料家媒体中心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1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盒马推出自有复调品牌“匠酱好”,复合调味料赛道又有新势力

近日,天眼查消息称,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于近期已申请注册“匠酱好”商标,国际分类包括方便食品、食品、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此外,据《盒马情报局》公众号显示,“匠酱好”是盒马最新推出的自有品牌,旗下商品主要是针对蒸、卤、拌、泡、焗等烹饪方式的复合调味料商品。“匠酱好”系列,围绕着用户最常购买的食材以及最常见的烹饪需求,研发的复合调味料系列商品。作为零售渠道中的中高端品牌,盒马加码复合调料赛道,又会搅起怎么的浪花?01“匠酱好”优势何在?复合调味品是调味品细分赛道中朝阳行业。盒马推出新品牌“匠酱好”也是希望能在这个行业中收获一波红利。主打零售渠道的盒马又有哪些优势呢?首先,把握复合调料中的蓝海市场。市面上,目前大多数复合调味料的研发还是从热销菜品出发的,更多的是将某些名菜中的味道提取出来做成调料包。针对蔬菜等食材的调味品却较少,像中式凉拌菜风味调味品在市场中比较少见。而蔬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还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根据季节,推出的时令菜,像凉拌菜一类在夏季在餐饮中占比很大。盒马基于这样的市场薄弱缝隙,从食材和烹饪需求出发,早前推出的针对蔬菜调味的中式沙拉川式椒麻汁,可以说是把住了复合调味料中的蓝海市场,而且这款中式沙拉川式椒麻汁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其次,小包装,灵活满足烹饪用量需求。盒马针对消费差异上的需求,在研发川式老卤料的过程,考虑到市面上绝大多数卤料都是按照卤大块肉类设计用量的包装的。但是,随着消费升级的需求,卤制鸡蛋、鸡翅海带等小食材时候与大块肉类的卤制用料差别很大。盒马推出了小包装的形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且,“一人食”经济的盛行,盒马的小包装也得到了消费者更多的认可。最后,盒马自带渠道优势。盒马本身就是生鲜购物平台,渠道优势明显。在产品陈列和销售方面具有充足的经验。诸如冷泡汁,自2020年5月上市以来销售长红,是淘宝上的热门代购款。从这个层面个来说,盒马如果能够在洞悉消费口味偏好、购买习惯的基础上做精准研发,在调味品赛道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也会给这个新赛道注入新的势能。02复合调味品竞争激烈也是事实公开数据显示,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654亿增长至2021年的15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是9.28%,高于调味品行业的整体增速。尤其是近两年来,疫情零星爆发、整体经济下行、部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海外市场开拓缓慢,让调味品行业的发展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入局复合调料赛道成为企业的选择。作为上市调味品企业龙头的海天味业,就一直进行复合调味品赛道的布局。2021年,海天味业就一口气推出了新疆番茄火锅、新疆番茄辣火锅等9款火锅底料和香辣小炒酱、清香焖锅等7款复式调品。虽然认知度远没有酱油那样被大众熟知,但是进军复合调味品赛道的决心还是坚定的。而已被雀巢收购的太太乐,在开启与每日优鲜的2022年年度战略合作计划后,也快速推进以复合调味料为主的新品上架,包括糖醋排骨调味料、麻婆豆腐调味料、宫保鸡丁调味料、鱼香肉丝调味料、黑椒牛柳调味料等5种口味,打造“菜谱式”的调味品解决方案。厨邦出品了手工牛油火锅底料、香辣浓香牛油火锅底料等5款产品,千禾也推出了主打川式风味的鱼香肉丝调味料、麻婆豆腐调味料等5款复合调味品新品,如今就连做火腿肠的双汇,也步入了复调赛道,做起了复调产品。而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安记食品、仲景食品、中炬高新等调味品企业更是在频频推出新品,占有市场份额。诚然,复合调味品高速增长是事实,竞争激烈更是事实。对于,盒马的自营品牌“匠酱好”而言竞争也是真激烈。03除了调味品,还有预制菜10月31日,在2022盒马“新零供”大会上,盒马3R商品中心总经理田鑫提出,将推动餐饮供应链全面零售化,并且要全面布局预制菜。据了解,从2017年起,盒马就一直基于最快30分钟送达力推冷藏短保预制菜,如今正全面加码预制菜布局。从2019年开始,盒马就在全国八城布局供应链中心,园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目前,除西南、华中两座供应链中心已经投产外,华东、西北等地的供应链运营中心也在建设中,将在1-3年内陆续投产。据介绍,在央厨工厂“火力全开”后,盒马自研美食的上新、全国推广将更为迅速,一款产品的上市推广,可以从以往的半个月缩短至三天,将其供应链优势发挥出更大价值。盒马方面表示,接下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的央厨也会陆续投产,形成辐射全国的短供应链网络。值得一提的是,盒马方面还表示,在预制菜方面还要加大投入,未来要做“鲜食”预制菜第一渠道品牌。一方面,自营“匠酱好”品牌,谋求分羹复合调味品;另一方面,加码预制菜,布局餐饮赛道。盒马这盘棋下得有点大。综合来看,目前的复合调味品赛道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前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局势下,盒马的自营品牌“匠酱好”想要获得一份的市场份额,除了借助盒马的渠道优势外,还需要深耕产品本身,洞察消费者口味变化,毕竟产品才是王道!·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2022胡润百富榜:李锦记家族反超海天味业庞康,成为调味品行业首富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榜单显示,共1305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上榜,比去年减少了11%(160人),上榜企业家总财富为24.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下降了18%。值得关注的是,大多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家排名在此次榜单中集体上升,而在调味品行业有3三位企业家入榜,分别是李锦记家族、海天庞康和海底捞家族。李锦记的李蔡美灵家族以1350亿,13%的涨幅,位列第19名,排名上升14名。海天味业则以1300亿元,18%的跌幅,位例21位,排名下降4名。张勇、舒萍夫妇则以610亿元,36%的跌幅,位列67名,下降21名。李锦记首次反超海天味业成为行业首富。对比,这两位行业头部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许这个结果也在情理之中。01财富暴涨的李锦记李锦记集团创立于1888年,至今已有134年的历史。以蚝油发家,后续与时俱进,不断顺应市场趋势,进行产品迭代。先后推出了酱油、蚝油、食醋、酱料四大品类。品类及其丰富,单就酱料品类,就分为XO酱、叉烧酱、排骨酱、海鲜酱、桂林风味辣椒酱、蒜蓉辣椒酱、柱候酱、甜酱、虾酱、豆瓣酱、拌面酱、香辣酱、四川风味麻辣酱等多个细分品类。品类丰富,而且拳头产品明显的李锦记已经是调味品行业中的头部企业。近几年,李锦记在布局调味品行业上,更是紧跟市场变化。2021年,李锦记推出“一招胜”系列共5款产品:酸爽金汤酱、麻辣香锅酱、酸甜糖醋汁、新奥尔良风味烧烤酱和鱼香风味小炒酱等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主流热卖口味。该系列的烹饪方式极其简便:一包料,一道菜,只需一步就能成菜,满足了懒宅一族追求即食和美味的双重需求。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图源:李锦记微博截图2022年,李锦记又推出升级版新品——味极鲜,李锦记薄盐蚝油,李锦记极品鲍鱼罐头,李锦记财神蚝油挤挤装,李锦记醇酿米醋,李锦记醇酿香醋,李锦记醇酿陈醋。不仅如此,李锦记还准确的瞄到了预制菜的风向,把100多款原来仅在食品加工领域销售的特色大包装产品,推广至预制菜市场,以满足客户对特色口味、便捷应用及成本优化的需求。其中,既包括具有特色口味的复合酱料新品,也包括高性价比的蚝油、酱油等基础调料。目前,李锦记还以销售、厨务、研发组成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美食解决方案。今年,李锦记就以这种服务模式,与“预制菜上市第一股”味知香一起联合研发推出“一品酱大骨”、“梅菜红烧肉”等多款新菜式,在市场上反响不俗。味知香对李锦记的研发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李锦记拥有丰富的食材工厂和餐饮终端资源,也将加码预制菜。图源:李锦记微博截图主营品类上的这些尝试与创新,让李锦记在调味品行业发展稳定。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调味品行业,李锦记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无限极,近期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无限极曾经在中国直销的黄金十年创造了业绩制高点。图源:广州白云无极限广场2021年,无限极迎来总投资45亿元的广州白云新地标——无限极广场落成开业。2022年是无限极推出了升级身份体系、全新品牌隆重上市、数字化工具高效赋能、无限极创业30周年系列活动四项重大举措以及七项助力计划。立足“产品+服务的健康养生综合解决方案”策略,聚焦健康体验消费、健康零食、体型管理、家庭营养补充等细分市场的新品牌布局和产品开发。这一年无限极营收能力直线上升,也为李锦记财富扩张贡献不少力量。调味品行业稳步发展;无限极的指数型增长让李锦记的李蔡美灵家族财富暴涨。02财富缩水的海天味业海天味业前身是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登陆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专业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十几大系列百余品种500多规格。作为上市调味品行业的龙头,海天味业处在增速放缓的瓶颈期。图源:海天味业三季度财报数据从最新的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实现归属净利润46.67亿元,同比微跌0.86%;实现扣非净利润44.97亿元,同比下跌1.83%。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海天味业继第一季度之后再次在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方面录得负增长。复盘海天味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从2017年起,海天味业业绩增速开始放缓。为了寻求业绩的高速增长,海天味业一直尝试推出新品和跨界来突破困局。早在2021年12月,海天味业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注册资本5000万元,拟在广东佛山投资一家食品公司,由海天味业100%控股投资,名为喜悦物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从资料来看,这家食品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销售预包装食品)及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今年8月又低调地推出了一款名为的“喜悦满满”的,胡萝卜发酵果蔬汁饮料。然而,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仅如此,在10月初的“酱油门”事件中,海天味业深陷舆论漩涡中,一场“无过错”的公关危机让海天味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C端消费市场的动销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二级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海天味业今年的股价跌幅为23.38%,11月份的跌幅是3.0%,近一年的跌幅是34.87%。股价暴跌,市值蒸发动辄百亿。这也是海天味业财富缩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长远来看,李锦记能否守住调味品首富的位置还是未知数。一方面,海天味业也在积极谋求品类发展的创新,探寻业绩新增长,随着“酱油门”事件热度的消退,海天味业与消费者也将重新建立起信任,海天味业的发展还是有待后续观察的。反观李锦记,高层动荡,也是福祸未知。毕竟10月7日,李锦记酱料集团宣布由靖捷接替林碧宝担任CEO一职,也是备受瞩目(互联网大厂高管来卖调料了!前阿里巴巴猛将靖捷接任李锦记CEO)。而在官方声明中,李锦记表示靖捷将肩负一个重要使命:帮助李锦记完成数字化升级。同时,获益于餐饮市场的复苏的海底捞,它的供应链蜀海也获得融资,具备上市的可能性,海底捞或将财富剧增。到那时,调味品首富局势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总之,对于海天味业和李锦记而言,接下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跌出贵州民营企业前10强,“老干妈”不香了?

电话/微信:13540011733期待您的分享点赞在看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开幕,诸多调味品企业携新品亮相,你最看好哪一款?

11月10日,2022年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厂、商齐聚成都,共赴这场行业盛会。因为疫情的原因,部分厂家及经销商无法来到现场参展、逛展。为了让更多没能莅临会场的行业人士能够感受本次盛会,《调料家》团队专程走访调味品展馆,为大家整理了部分调味品参展商及产品信息,希望能为大家在选产品、看趋势方面有所借鉴和参考。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01-CUCU有机原醋出品企业:山河醋业有限公司产品规格:160ml*24瓶、260ml*12瓶、500ml*12瓶适销渠道:现代通路(商超、BC店)产品卖点:1、产品经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产品经过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3、零添加,配料只有:有机高粱、有机玉米、有机大麦、有机豌豆、有机谷糠、食用盐;4、平价有机醋,老百姓愿意消费的高品质有机调味品招商区域:全国市场招商联系方式:15303519529-02-淘大黄豆酱油出品企业:上海淘化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规格:550ml/瓶*24/箱适销渠道:全渠道终端价格:7元/瓶产品卖点:经典黄豆酱油配方,酱香浓郁,色泽红润,久煮不发黑;1.精选东北非转基因脱脂大豆,优质原料,质量上乘;2.淘大经典黄豆酱油配方,上色均匀,红润有光泽,久煮不发黑;3.传统工艺酿造,酱香浓郁;招商区域:全渠道-03鹃城牌一级郫县豆瓣出品企业: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格:600g适销渠道:商超、线上终端价格:21元产品卖点:历时12个月以上,易开便捷使用方便。坚守郫县豆瓣传统风味,科学酿造工艺。采用科学控盐工艺,酱酯油润有光泽,辣而不燥,增香提味。招商区域:全国联系方式:15388156497-04-恒星零添加挤挤装豆瓣酱出品企业:四川恒星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规格:350g(红油豆瓣、酱香老豆瓣、鲜椒豆瓣)适销渠道:KA、CVS、BC、流通产品卖点:健康零添加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杨国福:供应链赋能, “麻辣烫第一股”将诞生

近日,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获批。杨国福将发行不超过3.9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完成本次发行后,杨国福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一时间,备受关注。上一次杨国福麻辣烫登上热搜还是在2020年,知名男模张亮发布了一条微博,微博内容无关紧要,但是有位粉丝的评论画风神奇走歪:希望你专心管好自己的饭店,你家的麻辣烫太low了,加麻酱都要钱,而且菜品还比别家的贵,真是黑心商家。结果,张亮本人正面直怼:去吃杨国福啊……于是,杨国福躺赢了,并顺势趁机做了一波营销,称要邀请张亮做代言人。操心的吃瓜群众把广告词都帮着想好了:杨国福麻辣烫,张亮吃了都说好。这个崛起于东北的四川麻辣烫改良版、曾经拒绝所有风投融资的街边小店,单凭一碗麻辣烫就能叩响港交所的大门?“麻辣烫第一股”真的要来了?01杨国福的崛起之路杨国福麻辣烫的创始人就叫杨国福。2000年起,杨国福和妻子在路边摆摊三年。哈尔滨的路边小摊很多,多数卖粥、小菜。杨国福也跟着卖了三年大虾粥和小菜,收入平平。转机出现在2003年,杨国福偶然发现,哈尔滨路边摊生意最好的是一家四川麻辣烫店,人们经常排队来吃。他跟着妻子去吃了下,确实好吃,但也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四川麻辣烫很辣,但杨国福是一个不太能吃辣的人,而且大多数东北人都不吃辣。有没有一碗不辣的麻辣烫呢?“做一碗不辣的麻辣烫”的想法,在杨国福脑中成型了。他大胆提出了一个理念:要做一碗能喝汤的麻辣烫。2003年,杨国福麻辣烫第一家直营店——杨记麻辣烫在哈尔滨永和街成立,这也是杨国福麻辣烫的雏形。杨国福对独家配方的麻辣烫底料十分有信心地表示:“可以喝汤的麻辣烫,是从我们这儿开始的。当时在哈尔滨,房租千元、食材便宜、人工一个月才三百,很多亲戚朋友看见杨国福麻辣烫成本低、回本速度快,于是都请求加盟。两年之内,哈尔滨及其周边的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数量就开到70多家。如果仅仅想做街边小店赚点小钱,杨国福已经成功了,但这个东北大汉想做的不是“小店”,而是“企业”。与此同时,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杨国福麻辣烫迅速从东北市场走向一线城市。02另辟蹊径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加加食品三季度财报披露 “酱油第一股”有点悬

10月26日晚间,公司主营收入12.73亿元,同比上升6.44%;归母净利润-1300.73万元,同比下降800.37%;扣非净利润-2331.23万元,同比下降134.84%;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6.8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16.12万元,同比上升6.1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114.03万元,同比上升11.66%;负债率12.02%,投资收益200.53万元,财务费用-359.17万元,毛利率19.27%。对于亏损原因,加加食品表示,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毛利率下降,以及线上业务运营费用增加所致。01提价未能奏效加加食品主要从事酱油、植物油、食醋、鸡精、蚝油等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公司的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0%。疫情零星反复、俄乌战争影响、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加加食品甚至是整个调味品市场面临的现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6亿亩,比2020年减少了2200万亩,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虽有所下降,但进口量仍占据我国大豆总体消费的8成。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今年3月大豆进口量为635.3万吨,同比下降18.24%。截至3月31日,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为693.75万吨。据农业农村部4月数据,2021/22年度我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640万吨,年度大豆结余预计17万吨,均与上月预测持平。此种局面下,提价成为很多调味品行业的选项。加加食品也不例外。加加食品早于2021年11月份提价,并及时跟踪原辅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同时在新兴渠道的产品包装设计方面做出调整及改进,适应多元化渠道发展需求,减少损耗。今年3月17日,加加食品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已对所有产品进行了全面调价,产品调价幅度在3%—7%之间。然而,因价格调整的滞后及调整幅度的因素影响,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因而加加食品的毛利率大幅下降,海天味业毛利率也创上市以来新低,两者的业绩都并未提振。8月29日,加加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暂时没有提价计划,后期将视市场及行业具体情况而定。而从三季度的表现来看,加加食品的提价对于业绩回暖是没有太大帮助的,提价从某种程度上,真可谓是治标不治本呀!02责无旁贷的杨振曾经风光一时的加加食品为何没能抓住上市和餐饮产业发展的红利,忽视经销渠道扩张,发展止步不前?这可能要在实控人杨振身上找答案。成立近25年的时间里,加加食品的兴衰与杨振紧密绑定。1985年,23岁的杨振辞去教师公职下海经商,从事食品技术研究和食品生产销售相关工作。在自学大量技术书籍及拜访国内行业专家后,杨振于1996年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创办了加加食品的前身加加酱业,进军酱油行业。当时,杨振意识到酱油所使用的传统封闭式塑料瓶盖在便利度和卫生方面多有不足,便对酱油瓶盖进行了创新,首创了一种带孔的酱油瓶盖——打开酱油瓶外盖后,直接拉开内盖即可倒出酱油。创业初期,加加食品通过高端定位、独特设计及各种广告推广,甚至还拿下了央视两个月的“标王”,得以快速打开市场,奠定了在行业里的地位。转折点是2013年。“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20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这个我责无旁贷。”2020年12月23日,在一次机构调研活动中杨振坦言。爱投资的杨振,却无法复刻加加食品的成功。2015年,加加食品投资5000万元获得云厨电商51%股权,延伸在电商领域的布局,但云厨电商亏损严重,相关股权在2017年12月被0元转让。2017年,加加食品还曾筹划收购辣妹子食品100%股权,未能成行。2018年,加加食品还筹划了重大资产重组,拟“蛇吞象”跨界收购远洋渔业企业金枪鱼钓100%股权。该交易作价高达47.1亿元,加加食品计划以现金7亿元加发行7.92亿股的方式进行支付,但该交易在进行近两年后以失败告终。从某种程度上说,家族企业气息浓厚,高层变动频繁,控股股东、实控人违规操纵上市公司为自己的投资担保,这样的管理现状还是让人有点担心的。03未来如何“使劲2012年1月,加加食品创始人、实控人杨振成功将加加食品推上了A股,这一上市时间,比酱油行业老大海天味业早了整整两年,加加食品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酱油第一股”。彼时,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按2010年度主要产品产量计算,加加食品在全国调味品行业和酱油行业均居第3位,前两位是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上市以来,加加食品的业绩数据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但这样的“稳”却并非好事。2011年,加加食品营业总收入达到16.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元。2011-2020年,加加食品未曾出现过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最低时未下过1亿元,但也没有太大的发展,最高时没超过1.8亿元。2021年,加加食品实现营收17.55亿元,净利润亏损超8000万。面对这样的现状,虽然加加食品在2021年也定下了“三定、三扩、三增”发展战略,所谓“三定、三扩、三增”,即“定方向、定方案、定方法”“扩渠道、扩网点、扩经销商”和“增品项、增规格、增动销”。在“12345”产品战略和“1+1”品牌战略之外,加加食品寄望于通过“三定、三扩、三增”和具体的营销手段,配合整个公司完成战略转型和产品升级。只不过,从目前来看,加加食品的发展真的有点悬!早在2022年半年报中,加加食品就表示,今年下半年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坚持聚焦主业、降本增效、精细管理,从营销和产品结构上发力,以期提升综合盈利能力。在营销上,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坚持“稳定传统渠道、发力新兴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经营战略;在产品上,优化产品结构,以高端、高毛利品类为主,并将向健康、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如今看来,从零做起,稳扎稳打是加加食品应该做的。·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前三季度净利润大降, “油茅”金龙鱼继续发力调味品和预制菜

10月28日晚间,金龙鱼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683.57亿元,同比增长14.89%;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下滑46.93%;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167.36%。2022年前三季度,金龙鱼实现营收共计1878.40亿元,同比增长15.43%;归母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下降36.07%;扣非归母净利润22.59亿元,同比下降45.66%。对于业绩下滑,金龙鱼解释称,受外部环境影响,主要原材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在2022年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上涨,虽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致使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同比明显下降。业绩增收不增利的金龙鱼,正在频频加码跨界调味品和预制菜产业。01遭遇“瓶颈期”的主业复盘金龙鱼近年来的发展,似乎正在遭遇阵痛和瓶颈期。2021年食用油行业丰益国际集团(金龙鱼母公司)是国内食用油市场的领先者,市占率维持在40%左右。其次为中粮集团、山东鲁花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市占率分别为14%、6%和3%。市占率一路遥遥领先的金龙鱼,在2020年10月15日登陆创业板之时,可谓荣光无限,以25.70元/股的发行价成功募资139.33亿元,募资净额达到136.93亿元,创下创业板最大IPO记录。2021年1月11日,在上市近3个月后,金龙鱼迎来巅峰时刻,其股价创下145.62元每股的高点,最高市值超7895亿元。转折期出现在2021年,金龙鱼营收延续2020年的上升趋势,达到2262.25亿元,同比增长16.06%;不过,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复2020年10.96%的增速,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31.15%,金额为41.32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金龙鱼实现营收1194.83亿元,同比增长15.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6亿元,同比减少33.47%。到了前三季度,金龙鱼实现营收共计1878.40亿元,同比增长15.43%,归母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下降36.07%。利润下滑,成为了金龙鱼目前遭遇的困境之一。2021年,金龙鱼的整体毛利率从2020年的11.01%降到了8.18%。今年上半年,金龙鱼毛利率为7.53%,同样低于去年同期的10.84%。同时,金龙鱼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随着猪价上涨,养殖利润增加,压榨业务的销量和利润情况会比今年前三个季度好。金龙鱼的高端产品,比如胡姬花花生油、欧丽薇兰橄榄油、外婆乡小榨菜籽油、稻米油等油类产品,以及稻谷鲜生、乳玉皇妃米、河套平原小麦面粉等高端米面产品,今年的增长情况都是比较好的;而公司的大众化产品方面,如普通的豆油、菜油等,今年没有增长。总体来看,公司的产品结构还是在不断优化升级。毛利率下滑,净利润同比下探的金龙鱼正在谋求业绩新增长。02推出丸庄酱油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酱油股“黑马”再传捷报,千禾味业三季度营收双增

10月29日,千禾味业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5.54亿元,同比增长1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亿元,同比增长42.05%,每股收益为0.1955元。图源:千禾味业三季度截图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1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3.7%。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良好增长,主要是因为营业收入增加及广告费用减少。01主营业务双位数增长,全面开花作为一家起源于四川的调味品上市企业。随着公司聚焦“高品质、健康、美味”等品牌定位的明晰,千禾味业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图源:千禾味业三季度截图2022前三季度,千禾味业酱油和食醋产品营收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其中,酱油营收9.27亿元,同比增长10.35%;食醋实现营收2.63亿元,同比增长14.20%。此外,近两年千禾味业还陆续推出了复合调味系列产品、酵素酱油、8克鲜减盐酱油、蒸鱼豉油、油醋汁等新产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图源:千禾味业三季度截图而从销售渠道来看,经销模式前三季度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14.81%,直销模式4.9亿元,同比增长12.61%,不难看出经销模式仍是千禾味业的主销售渠道。图源:千禾味业三季度截图按照地区来看,2022年以来,千禾味业全国化扩张进一步深化,前三季度国内5大区域市场均实现了良好增长。其中,西部区域营收7.04亿元,同比增长13.08%,是营收最多的区域;中部、北部区域则实现了较快增长,中部区域营收1.54亿元,同比增长28.58%,北部区域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25.85%。图源:千禾味业三季度截图在经销商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千禾味业经销商数量总计2033个,与年初相比净增242个。其中,千禾味业加大中部区域市场开拓力度,经销商新增165个,净增89个。千禾味业此番业绩增长,与主营业务表现亮眼密不可分。就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千禾味业目前销售渠道良好、全国化进程稳步推进、经销商运营良好。02“零添加”红利消退,产品是关键今年国庆节前后,海天酱油因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被推到风口浪尖。虽然海天三度回应,解释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并未“双标”,然而收效甚微。10月10日,国庆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海天味业股价跌超9%。而就在同一天,主打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涪陵榨菜营收净利双增,探寻新增长仍需马不停蹄

10月28日晚,榨菜行业龙头涪陵榨菜发布其2022年三季报。财报显示,涪陵榨菜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加41.36%。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4.63%;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38.29%。图源:涪陵榨菜三季报截图对于净利润的增长,涪陵榨菜在公告中称,主要为报告期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同比增加以及销售费用同比减少。二级市场方面,涪陵榨菜股价近期持续下行,今年以来股价跌幅超过三成。01开源节流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中炬高新业绩持续向好,但控制权之争仍存悬念

10月27日,中炬高新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8.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9.38%;基本每股收益0.137元。图源:中炬高新三季度报截图值得注意的是,10月19日,中炬高新在发布了一则“关于控股股东股份变动比例达到1%的公告”后没多久,又发布了一则“关于控股股东股份变动比例达到1%的更正公告”。一前一后,两公告备受关注。最近,中炬高新有点忙呀。01第一股东与第二股东持股比例仅差2.36%持股一增一减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3年前宝能系重金入主中炬高新,原控股股东火炬集团退居二股东之位。如今,宝能系深陷债务危机,火炬集团趁机发力增持。图源:中炬高新公告截图19日晚间,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山润田与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深圳中院已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变价处置2200万股公司股票。图源:中炬高新公告截图在本次权益变动前,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1.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2%,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山润田合计持有股份下降至1.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32%。截至10月18日,中山润田减持股份11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1%。此次权益变动后,中山润田合计持有中炬高新1.28亿股,持股比例减少至16.32%。这也表明,中山润田此轮减持数量刚刚过半,被动减持还没有结束。而在此前,中山润田已多轮被动减持,导致“宝能系”对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图源:网络被动减持的“宝能系”命运或许要追溯到2021年。2021年,平安证券、安信证券先后通过大宗交易卖出受质股份后,中山润田持股比例下降至24.23%。2022年。3月,拉萨中院裁定将中山润田持有的中炬高新2724.36万股,以每股29.91元的价格,作价8.15亿元,交付西藏银行用以抵偿中山润田等被所欠部分债务。3月17日,这部分股份完成过户,中山润田持股比例进一步降至20.81%。随后,粤财信托在从4月13日开始,粤财信托陆续卖出卖出前述中炬高新股份。中炬高新9月15日发布的大股东减持公告显示,自5月18日起中山润田半年内累计减持246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7.72%.然而另一边二股东团队的增持也没有停下。中炬高新公告称,10月19日,火炬集团一致行动人鼎晖隽禺,于今年8月31日至10月18日,累计增持公司937.35万股,增持比例为1.19%。此次增持后,鼎晖隽禺、火炬集团的合计持股比例提升到13.96%。这已是火炬集团今年第二次出手增持。此前的7月18日,鼎晖隽禺增持了868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09%。对于两大股东团队的控制权之争,谁能最后获得中距高新的控制权还有待后续发展变化。02美味鲜仍是中炬高新业绩主输出中炬高新在2022年上半年的表现亮眼是离不开美味鲜的。中报披露,公司主营收入26.52亿元,同比上升14.52%;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上升11.91%;扣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上升12.21%。对于营收、净利双增长,调味品赛道功不可没。图源:网络众所周知,中炬高新的调味品业务主要以子公司美味鲜为主,美味鲜拥有“厨邦”、“美味鲜”两大品牌,产品涵盖酱油、鸡粉(精)、蚝油、酱类、料酒、醋类、食用油、腐乳、味精、汁类、火锅底料等10多个品类。而美味鲜的营收贡献长期在中炬高新的总营收中占比超过90%。图源:中炬高新官网截图今年上半年,美味鲜公司营业收入24.64亿元,同期增额2.26亿元,同比增长10.0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6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安琪酵母第三季度营收利润双增,酵母茅或再遇良机?

10月26日晚间安琪酵母披露公司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9.83亿元,同比增长18.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7亿元,同比下降11.87%,每股收益为1.0728元。图源:安琪酵母三季报截图需要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安琪酵母的营业收入是28.9亿,同比增长22.55%,净利润为2.3亿,同比增长20.59%。这是安琪酵母在2022年度实现的第一次利润同比增长。01业绩承压局面有所缓解从2022年的第一季度营收开始,安琪酵母就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受原料成本上涨、疫情零星、整体经济下行等影响,安琪酵母在前两季度中出现了短期的困局。在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中有所缓解。从数据层面来看:图源:安琪酵母三季报截图产业营收包括酵母及深加工、制糖产品、包装类产品及其他,酵母及深加工是安琪酵母的主营业务。图源:安琪酵母三季报截图在销售方式,线上销售继续攀升,线下销售趋向均衡。图源:安琪酵母三季报截图在地区分析上,国内市场权重很大,国外市场前景广阔。图源:安琪酵母三季报截图经销商方面,国内经销商仍占主导,但减少数量较多,国外经销商增长较为明显。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等多因素促成了安琪酵母的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就处于下探的局势,再到今年上半年的同比下降19.33%,安琪酵母的第三季度业绩承压明显。此番第三季季度同比增加,或许是安琪酵母盈利向好的趋势。虽然,当前情况下,安琪酵母三季度业绩,净利润仍处于同比下降11.87%,后续有望收窄。02小酵母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第三季度业绩长红 恒顺醋业这回不是“王婆卖瓜”了?

10月27日,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顺醋业”)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披露,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23.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5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3.42万元,同比增长268.18%。图源:恒顺醋业三季报截图对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归母净利润变动主要系销售增长带来利润增加所致。2022年,是恒顺醋业新品爆出的一年,只不过,恒顺醋业出品的文创雪糕、气泡水更多像是贴钱赚吆喝,此番业绩或许才是醋王实力演绎。01品类日趋丰富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海天味业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再现下滑态势,全年目标恐将落空

10月26日晚间,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天味业”)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55.62亿元,同比下跌1.77%;实现归属净利润12.74亿元,同比下跌5.99%。而更能体现主业的扣非净利润录得12.04亿元,同比下跌9.52%。海天味业三季报截图至此,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实现归属净利润46.67亿元,同比微跌0.86%;实现扣非净利润44.97亿元,同比下跌1.83%。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海天味业继第一季度之后再次在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方面录得负增长。展望全年,受舆论事件影响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海天味业年初制定的“营收280亿元,利润74.7亿元”的目标也恐将落空。01其他品类继续驰骋,“三驾马车”失速根据海天味业披露的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产品销售实现收入177.95亿元,同比增长4.32%,但“三驾马车”集体陷入低增长态势。其中,酱油品类贡献营收140.03亿元,同比增长2.16%;调味酱贡献营收19.79亿元,同比下滑1.49%;蚝油贡献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0.59%。而作为海天味业积极布局的包含食醋、料酒、火锅底料等在内的其他品类依旧延续高增长态势,贡献营收甚至超过了调味酱,达到22.03亿元,同比增长31.54%。海天味业第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截图而单就第三季度来看,海天味业的酱油和蚝油甚至同时出现了同比下滑。第三季度,海天味业的酱油实现收入29.10亿元,同比下跌8.13%;调味酱时下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4.37%;蚝油实现收入10.01亿元,同比下滑5.65%;而其他品类则实现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16.32%。从渠道上看,前三季度,海天味业线下渠道实现收入170.28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到整体销售收入的95.69%。而凭借在营销层面和线上渠道的发力,海天味业逐步登上并守住了调味品线上第一品牌的地位。同期,海天味业线上渠道实现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87.47%。从区域上看,在前三季度,海天味业5大区域均呈现出个位数增长态势。东部、南部、中部、北部和西部区域分别实现营收34.98亿元、34.3亿元、39.11亿元、47.26亿元和22.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8.38%、1.92%、6.54%和2.56%。海天味业第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截图结合国内市场分布和海天味业各大区域业绩表现来看,一方面进一步展现了海天味业作为一家真正实现全国化的调味品企业,其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极致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海天味业在业绩增长层面,尤其是传统品类上,已经陷入增长的瓶颈期。而这,在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变化上也得到了体现。截至第三季度末,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为7153家,较半年报时的7147家虽然增加了6家,但较2021年末的7430家减少了277家。而从具体变化上来看,海天味业各大区域的经销商汰换率都超过了10%,从这一点来说,足以证明海天味业这类导流性产品对于经销商而言,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薄利多销”的策略正在逐步失效;从另一维度来看,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的持续减少,也证明了海天味业的市场下沉力度已经比较高,经销商密度也趋于饱和,导致新增经销商水平出现参差,从而拉升了数量的变化。02全年目标恐将落空在2021年的业绩报告中,海天味业提出“2022年的公司计划营业收入目标为280亿元,利润目标为74.7亿元(该经营目标受未来经营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如今,随着三季度业绩报告的出炉,海天味业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单季实现89.06亿元的营收和28.03亿元的净利润。若对比去年第四季度70.1亿元的营收和19.63的归属净利润水平来看,海天味业若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策略,其全年目标基本不太可能实现。屋漏偏逢连夜雨。前三季度的增速放缓,本就让海天味业完成既定目标的压力陡增;而就在今年第三季度结束、第四季度开局的关键时刻,海天味业却深陷舆论漩涡中,一场“无过错”的公关危机让海天味业成为众矢之的(相关阅读:海天味业VS“海克斯科技”,能否拉开中国调味品产业真正进入品质化时代的序幕?),这势必会影响海天产品在C端消费市场层面的动销。而海天味业要重新修复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这显然不是一个季度就能解决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海天味业目前并没有让消费者看到它足够的“诚意”。此外,当下的调味品行业依旧面临成本处在高位的压力,而海天味业也无法避免。第三季度,海天味业毛利率同比下滑2.62%至35.29%。众所周知,海天味业的餐饮渠道占比高达6成,而受零星疫情影响,餐饮市场短期内很难恢复到常态化水平,这也导致海天味业出货量恐会有所折扣。当然,上述只是海天味业所面临的阶段性、或者称得上是整个调味品行业都在面临的普遍性挑战。虽然海天味业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但国联证券依旧给予了海天味业“买入”评级。国联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鉴于公司(海天味业)三季度收入、利润均低于预期,我们认为公司全年收入、利润12%的增速目标完成压力较大。随着餐饮消费复苏持续和成本压力缓解,明年增长有望步入正轨。·END·作者:矛石(sanshao520875)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调料家媒体中心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调味品行业三季度首份成绩单,天味食品业绩再攀新高

10月26日,天味食品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长3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增长204.76%,每股收益为0.3248元。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预制菜大热,安井食品业绩一路高歌,全力布局预制菜

10月16日,安井食品披露业绩快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6亿元,同比增长33.78%;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89亿元、6.04亿元,同比增长39.62%、58.4%。图源:安井食品公告截图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30.79%;归母净利为2.36亿元,同比增长61.73%;扣非归母净利为2.24亿元,同比增长189.18%。安井食品突破百亿的营收规模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01品牌化趋势日趋显露安井食品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行业内产品线较为丰富的企业之一。旗下产品包括:爆汁小鱼丸、Q鱼板、鱼豆腐等速冻鱼糜制品;霞迷饺、撒尿肉丸、亲亲肠等速冻肉制品;手抓饼、牛奶馒头、核桃包、红糖馒头、红糖发糕等速冻面米制品;千夜豆腐、蛋饺等速冻菜肴制品。目前公司共有速冻食品400多个品种。图源:网络品类丰富的安井食品,在营销方面也日渐成熟。公司在财报中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华东为中心并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正在逐步成为为国内较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速冻食品企业之一。在披露的业绩快报中,安井食品表示业绩一路高歌的原因是: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传统速冻火锅料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不断提升;重点布局的预制菜肴板块业务快速上量。营收增长的同时,安井食品控制促销费、广告费等投入,叠加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使得前三季度利润增加。图源:网络纵观安井食品近年来的营收业绩一直保持稳步提升的整体态势。2017年,安井食品在沪市主板上市,2019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67亿元、69.65亿元,同比增长23.66%、32.25%;净利润3.73亿元、6.04亿元,同比增长38.14%、61.73%。即使是2021年,受原材料涨价、行业经营整体承压、速冻食品行业竞争激烈等原因影响,安井食品子2021年仍旧实现了营收92.72亿元,同比增长了33.12%。营收规模呈指数型增长的安井食品,营收态势良好,品牌化进程稳步前进。02一年收购两家公司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九毛九不仅要做餐厅,还瞄上了餐饮供应链

距离11亿元买办公楼计划被市场“劝退”不到一个月,九毛九集团再次打起了买地建厂计划。10月19日,九毛九集团再出公告披露,公告显示,集团已中标且已于2022年10月19日与重庆市涪陵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订立出让合同,以收购位于中国重庆市涪陵区宗地面积为33173平方米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为期50年,总代价为996万元。图源:九毛九公告截图不仅如此,九毛九集团在公告中披露,此次购买土地使用权,主要是为了新品牌,怂重庆火锅厂做储备。并且,在媒体问及未来是否有计划向B端销售火锅底料等计划时,九毛九回应称:“不排除这个可能”。显然,九毛九此番购置工厂用地,一方面是强化和满足自有餐厅供应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未来积极拓展B端客户做储备。01从小面馆到餐饮龙头九毛九的诞生离不开集团的创始人管毅宏先生。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1995年南下去海口,最初是和妻子开了一家名为“山西面王”的面馆。也就是这家57平米、6张小桌、6个员工的面馆,让管毅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生意越来越好。“山西面王”也从海口开到了广州,一直到2005年,“九毛九”才横空出世,取代了“山西面王”,定位也从面食变为了西北菜系。图源:九毛九官网截图而在“九毛九”之前,“山西面王”的全称是“广州市麦点九毛九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可以说,这也为后来九毛九的连锁经营奠定了基础。之所以没有沿用这个名称,据说是因为管毅宏希望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名称及标志,“麦点”听起来不够有内涵,“山西面王”又涉及特定地域。因此,管毅宏便将“九毛九”用作了品牌名称。彼时,恰逢购物商圈的红利溢出,抓住机遇的九毛九用三年时间便圈出了一百家门店。2015年,在餐饮行业普遍遭遇经营瓶颈之际,九毛九将目光瞄向酸菜鱼,推出了“太二”这个酸菜鱼品牌,客单价在70-90元,主打“酸菜比鱼好吃”,在不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图源:九毛九官网截图2020年1月15日,九毛九登陆资本市场,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以九毛九如今超过173亿(截至10月24日收盘)的市值计算,九毛九上市造就近10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其创始人管毅宏身价近80亿港元。此后几年时间,九毛九又相继创立了“2颗鸡蛋煎饼”“怂”“那未大叔是大厨”“赖美丽”等多个品牌,以此来吸引不同的客户群体。不过,“2颗鸡蛋煎饼”品牌已于2022年6月出售。九毛九的成功,得益于集团对于市场调研、差异化的自身定位以及顺应消费需求的自我修正。不夸张地说,从1995年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的餐饮上市龙头,作为餐饮行业的后起之秀,九毛九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02积极寻找下一个“太二”对于九毛九集团,一直遵循的是多品牌的发展之路,但“太二”酸菜鱼餐厅一直是九毛九的主要营收来源。因此,摆脱这种来源单一的局面也是九毛九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过去的财报中,九毛九集团一直在重申公司一直遵循多品牌及多概念的策略,并探索新业务机会来扩张市场份额。但在2022年上半年,新开37间餐厅,包括35间太二餐厅和2间怂重庆火锅厂。截至到2022年6月30日,九毛九有475间自营餐厅,遍及中国93个城市及新加坡一个城市。其中,太二有384家餐厅、九毛九有77家餐厅,怂重庆火锅厂有11家餐厅,那未大叔是大厨和赖美丽各有1家和2家餐厅,值得一提的是,怂冷锅串串、2颗鸡蛋煎饼门店全部关闭。今年上半年,九毛九旗下的太二和九毛九餐厅分别实现营收14.81亿元和3.12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老坛酸菜》标准来了,这回酱腌菜可以安心吃了?

10月19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公示了团体标准《老坛酸菜》征求意见稿。该文件规定了老坛酸菜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老坛酸菜的生产、检验和销售。△图源:中国调味品协会官网截图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老坛酸菜”为代表的酱腌菜行业再次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老坛酸菜的何去何从,备受关注。01团标中关于《老坛酸菜》的新变化《老坛酸菜》(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老坛酸菜是以新鲜芥菜为主要原料,经盐渍或不盐渍,添加或不添加食盐、白酒等辅料,放入洁净的陶坛中,发酵10天以上而成的腌渍蔬菜。征求意见稿对原料辅料、感官特性、理化指标等提出要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感官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色泽:呈青绿色或黄绿色。气味:具有乳酸菌发酵酸香气味,无异嗅。滋味:具有乳酸菌发酵酸香风味,无异味。状态:无霉变,无霉斑白膜,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标准:生产、检验方面,《老坛酸菜》团体标准同样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图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公告截图其实,9月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发布了《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其中老坛酸菜被定义为:“以新鲜叶用芥菜或经初次盐渍发酵后的叶用芥菜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老母水(酸菜母液)或乳酸菌,用传统陶瓷坛泡渍发酵而成的蔬菜制品。”△图源:网络可见,新鲜芥菜、洁净/传统陶坛被公认为老坛酸菜的重要原料与生产工具,而中国调味品协会则是在发酵工序中加上了10天的最低时间限制。此番,对于调味品协会对于“酸菜”的定义与变化,可以说是让“酸菜”更加清晰与明朗。02“酱腌菜”行业初步规范有望形成放眼市场中的大多数行业,发展过程都遵循了从野蛮生长到健康发展的规律。虽然中国调味品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标准制定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老坛酸菜标准的起草与此前的脚踩风波并无关系。这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前的“酸菜风波”无疑是加速了新团标的出现。酱腌菜行业,作为农产品加工,规范化、工业化发展是成长的关键。一方面,有了行业规范后,在腌制工艺、检验、卫生、销售等方面更加有法可依,有迹可循,便于行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依据新团标开展的清理整顿,企业兼并重组,可以将分散的小规模加工厂、农户加工作坊整合成大型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辅以现代化技术加持,不仅可以在人力、物力上节约成本,同时还会使酱腌菜的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更大的提升。△图源:微博话题截图而且,新团标的出现,可以规范从业者的思想意识。在3.15晚会中,曝光的插旗菜业中,从业者早已将违规当作习惯,而新团标的出现,会加大对于这类现象的政治力度,后续改善应该会比较明显。毕竟随着落后产能的清出,酸菜行业业将朝着头部企业不断集中。而且,大企业自建产能也并不是不可能。△图源:网络值得一提的是,单就目前市场上的酱腌菜产品而言,酸菜、泡菜、榨菜等酱腌菜的市场空间还有待拓展。保持传统酱腌菜的品种和风味的同时,开发生产出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低盐、低糖、清淡和营养的产品,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配制成不同风味,不同口感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同时,酱腌菜的包装也向着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提高小袋包装的档次上,不仅能够保持酱腌菜的色、香、味,而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可将保质期延长到半年以上。深耕酱腌菜行业深度和广大的同时,还能有《老坛酸菜》新团标加以行业规范,无疑会让加速行业整体的发展!03团标≠国标,落地尚需时日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老坛酸菜》团体标准的征求单位是中国调味品协会。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官网显示,该协会由全国酱油、食醋、酱类、酱腌菜、腐乳、烹调酒和各种调味料生产经营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组成。而且据协会官网显示,该协会的会员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比如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黄记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标准的起草者同时又是标准的执行者,有些时候对于标准的普适性,或许还有待观察。△图源:网络诸如,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天酱油“双标门”事件,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关于净化市场环境,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声明》,同样提到了“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并称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从结果上来看,协会的“声援”并未让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毕竟,新团标不等于国标,行业对于标准的强制性功能还非常的薄弱。而且从行业规范来看,中国调味品协会更多的作为行业倡议对于行业环境提出要求和规范,与强制性要求还有着本质区别。《老坛酸菜》团体标准的公示,对于整体行业而言是在不断进步的。酱腌菜行业也在不断的规范化、工业化,未来更需要强化标准、卫生环境要求、检验标准、包装、运输、贮存等一系列环节做好做实食品安全要求,只要这样才能吃的放心,吃的安心。·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星湖科技:“蛇吞象”式并购再获新进展 味精股要重新洗牌?

万元,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49%、29.15%和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宝立食品:快马加鞭,投资建设调味料全产业链项目

10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山东宝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拟与莘县人民政府签署《宝立食品全产业链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山东宝立以自身名义或在莘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再行注册一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并以项目公司受让约90亩莘县土地使用权,投资建设调味料全产业链项目。按照现目标用地面积及投资强度指标测算,分期建设全部完成后预计总投资规模约为2.5亿元。图源:宝立食品公告截图作为今年7月15日刚于上交所主板挂牌的公司,宝立集团此番操作,更是彰显了调味品赛道的独特魅力,宝立食品正欲大展拳脚。但是,一味投资扩张,就会毫无风险吗?01动作频频的宝立食品2022年,对于宝立食品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上市成功是宝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事,同时近半年来,宝立食品动作频频。图源:宝立食品上市仪式现场前有9月20日,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立食品)发布公告称,拟以6375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杭州厨房阿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厨房阿芬)少数股东持有的25%股权;同时,控股子公司厨房阿芬拟以3,500万元收购控股孙公司杭州空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持有的10%股权。不足一个月,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建设调味料全产业链。在疫情零星反复、整体经济下行、原材料上涨的背景下,宝立食品到底何来底气继续扩张版图呢?或许是与公司近年的增长态势不无关联。数据来源:Wind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宝立食品的营收分别为7.43亿元、9.05亿元和15.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1.34亿元和1.95亿元,净利润及营收在近两年期间均实现了翻倍增长,同期营收规模及利润增幅均居于行业前列。不仅如此,相比其他已上市或知名复合调味品企业而言,宝立食品的知名度或许并不算广,但它的主要客户大多都是行业翘楚。根据宝立食品的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聚焦于复合调味料行业,致力于为餐饮企业、食品工业企业与家庭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风味及产品解决方案。图源:网络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都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达美乐、圣农食品、泰森中国、嘉吉和正大食品等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还与现制茶饮连锁企业和互联网食品创意企业开展合作,如喜茶、大希地等。稳定的客户资源,保证了宝立食品的营收规模,这也给宝立食品的扩张之路提供了足够的底气。这也许是宝立食品,近半年动作频频的主要原因。02产品丰富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连续三个季度业绩大增,雪天盐业“步子”迈的有点大

10月16日晚间雪天盐业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亿元-7.20亿元,同比增长142%-191%。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三季度业绩大增,雪天盐业今年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业绩高速增长。图源:雪天盐业公告截图雪天盐业在公告中指出,业绩保持向好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利润持续增长且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据雪天盐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今年主要产品整体市场价格提升的有利背景,公司进一步加大了食用盐产品结调整的力度,尤其是0添加食盐产品的销售,目前省外市场的中高端盐销售占比已有所提升。获益于盐改政策和盐市场高景气,近两年,雪天盐业的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较为亮眼。01食用盐、盐化工两手都硬雪天盐业是我国盐行业“龙头”之一,公司主营盐及盐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涵盖各类盐产品、烧碱、纯碱、氯化铵等,2022年以来,上述产品价格均在持续走高,带动了公司业绩的提升。主营盐产品的价格近年来逐渐走高,这一点在2021年的年报中就有所提现。2021年年报显示,雪天盐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加3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02亿元,同比增加109.29%。图源:雪天盐业2021年报业绩公告不仅如此,雪天盐业为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坚定高端战略布局,推出以“雪天”松態997为代表的高端系列产品。2021年,公司实现中高端盐销量5.7万吨(含松態997和生态盐3250吨),同比增长54.1%,公司食用盐产品销售结构有效优化。去年公司小包盐销量为41万吨,其中中高端盐5.7万吨,占比14%。而且,除深耕传统的食用盐业务外,目前雪天盐业还在持续向盐化工领域延伸。2021年,雪天盐业作价19亿元完成对湘渝盐化100%股权收购,后者拥有70万吨纯碱及70万吨氯化铵产能,而受下游光伏及玻璃行业景气度提升驱动,纯碱价格开始复苏,湘渝盐化当年实现净利润3.2亿元,同比提升65%。未来,在下游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纯碱行业有望进入由需求拉动的景气上行周期。盐化工行业仍然有利可图。主抓食用盐和盐化工的雪天盐业,在双管齐下的公司举措中,或大有可为。02地域优势
2022年10月18日
其他

重组后的莲花健康意外“翻红”,并不能缓解长远焦虑

进入十月以来,“科技与狠活”占了调味品话题中的一大半。除了备受争议的海天味业和因“零添加”走俏的千禾味业和王守义十三香,还有一些低调多年的调味品企业也在这波添加剂争议中获得“意外”的关注。昔日的“味精大王”莲花健康就是其中之一。而莲花健康受到关注的原因就是产品配料表“干净”。而在这背后,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调味品健康化的需求变得更为强烈,开始主动寻找一些少添加成分的调味产品;而另一方面,味精本身就是以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本身就不需要额外添加,从这一点看,消费者对于调味品是食品安全意识上去了,但专业知识却存在较大的滞后空间。图源:网络对于莲花健康本身而言,此次“翻红”倒颇有些意外,但要想长虹,并不容易。01时运多舛的莲花健康说到莲花健康的发展,波浪式或许较为贴切。莲花集团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河南省周口地区味精厂。1996年10月,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味精大王,莲花集团曾经风光无限。毕竟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基地。而且早在1999年,“莲花”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图源:网络原料低、售价高、品质好成为莲花味精得以快速发展的秘诀,迅速占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1998年8月25日,莲花味精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7.01元/股。顶着“味精第一股”的光环,莲花味精在上市最初的10年里表现相对平稳,第一个波折来自于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莲花味精的生产、供应受到了较大影响。同时,当年全国小麦和玉米大幅度减产,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内外困顿的莲花味精,在2003年出现了亏损。而在2009年12月,因莲花集团与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双方的债务纠纷,失去了对莲花味精的控制权。后来,阜丰集团和梅花生物等企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行业龙头,而莲花味精却在走下滑路。据统计,2011-2016年莲花健康净利润分别为-4.59亿元、3657.08万元、-3.29亿元、2386.95万元、-5.08亿元和6254.74万元,也就是说,这六年间莲花健康合计亏损了11.7亿元。2019年,莲花健康的扣非净利润为-2.62亿。从国货之光到连连亏损,莲花健康的发展不可谓不跌宕起伏。成为一代人厨房中的回忆,也让有“莲花健康”情节的调味品为它的现状担忧。02老树新芽的转折是重组2019年10月15日,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莲花健康”破产重整一案。同年的11月20日、12月16日,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第一次、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组会议,分别通过了重整案财产管理方案、重整计划草案。直到2020年3月4日,周口中院裁定确认莲花健康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终结莲花健康重整程序。重组成功的莲花健康,减负成为亮点。莲花集团不仅解决了债务危机,而且对近7000名富余员工进行了货币化安置。成功地解决了退市风险。最直观的变化是重组后的莲花健康恢复了持续化盈利能力。2019年至2021年,莲花健康始终保持盈利状态。今年上半年,莲花健康实现营业收入约8.6亿元,同比增长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90.23万元,同比增长1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3186.68万元,同比增长14.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7721.28万元,同比增长24.58%。图源:莲花健康2022年上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莲花集团,虽然和阜丰集团、梅花生物等味精龙头企业差距仍然巨大,但是指标性增长的开局还算是不错的。更何况,味精行业历史悠久、用途广泛,生产和使用已超过百年。1950年至1980年期间,全国味精生产厂家约有80家;改革开放后,因行业技术趋于成熟、成本低、市场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投资,顶峰时期味精生产企业超过200家、年产能达到256万吨。2000年后市场出清调整,生产厂家数减少至100家左右。自2007年开始,受国家环保政策趋严影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历经数轮整合后产能5万吨以下的味精生产企业已全部被淘汰出局,目前行业集中度极高。行业越来越“专”对于莲花健康而言,或许是机遇和挑战并存。03“零添加”红利,莲花味精要翻红?“没有狠活儿只有味精”成为电商平台主播介绍莲花味精频率最高的当红术语。图源:网络没有添加剂的莲花味精和“零添加”的调味品一样,受到消费者的众多认可。销量直线上升,尤其是主打“纯粮食酿造”的工艺的莲花健康被誉为“绿色调味剂”的代表。在资本市场不少投资者表示,“配料表超干净的莲花味精,调味品良心!支持没有科技与狠活的企业。”“突然觉得莲花才是良心企业啊,已经买了几包味精了”“坚决支持国产良心企业,以后专注这些好企业买东西,再不要买那些化工加餐了”。这也引发了A股盘中的利好上涨。然而,事实却是配料表很“干净”的不只是莲花健康,市面上能见到的味精产品大多如此,都是以谷氨酸钠为主要成分,占比≥99%。显然,这种特性就注定了莲花健康的偶然走红并不能持续。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已经上市的味精企业中,除了莲花味精外,味精还是以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两大龙头企业为主导;此外,“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等企业旗下也有味精产品。从销售模式来看,阜丰、梅花和伊品等大型味精企业的产品主要以大宗商品形式供工业原料消费,而莲花和加加等企业的味精主要直面C端消费。资金、规模、产能、供应链、营收等多方面,莲花健康和阜丰、梅花生物等都无法抗衡。而且,如今“添加剂焦虑”更多的是消费端层面的焦虑,随着热度慢慢散去,“零添加”利好并没有更大的优势。图源:莲花健康微官网截图虽然,在2022年半年财报中莲花健康披露下一步将全力推出餐饮食堂用调味料、火锅底料系列、红烧酱汁酱料系列等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型复合调味品,并依靠优质的食材、先进的工艺确保产品品质,同时加大线下新渠道拓展,并在现有线上渠道基础上,加速在新零售等渠道的赋能和布局,强化线下线上融合,努力提升客户综合体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仍有一大段路要走。莲花健康的翻红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作为老牌调味品上市企业,莲花健康目前产品涵盖氨基酸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液态调味品、糖系列食品以及部分延伸产品。但任何一个单品在细分赛道都没有太大优势。未来应该续拓展产品体系的深度和广度,用大单品来抢占市场份额并配合多元化布局才是莲花健康高速发展的途径。·END·作者:猫九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千禾味业: “零添加”意外走红背后,仍需正视差距

刷新“三观”的科技与狠活热度,让海天味业忙的焦头烂额,三度声明都难短时间内挽回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给调味品行业发展带来了波动和影响。不仅,在行业内形成一阵大波动,连资本市场内也是跌宕起伏。如果说,海天味业是“零添加”事件的负影响,那么以莲花健康、千禾味业为代表的主打“零添加”调味品行业则是实实在在躺了一波红利。尤其是千和味业在资本市场更是表现抢眼。01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和“酱油茅”差距明显说到千禾味业,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伍超群,在1996年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创立了恒泰实业。这也是千禾实业的前身,主营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生意,是海天、李锦记等酱油巨头的供应商。2007年,千禾味业推出主打“0添加”概念,正式转型专攻高端市场。但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仍在其主要的经营范围内。在“双标门”事件之前,千禾味业在酱油行业的发展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竟作为酱油行业的老三,地位仅次于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虽然是行业老三,但是它与海天味业的差距却是胳膊和大腿的关系。在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中,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广大调味品厂商期待已久的“探寻新增长”——《调料家》2022经销商·精英汇来华东啦!

《调料家》2022经销商·精英汇(南京站)计划于10月29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208号·南京御冠酒店(四楼共和厅)隆重开启。01什么是《调料家》经销商·精英汇当下,受零星疫情、整体经济下行、上游原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餐饮业萎靡不振等诸多因素影响,调味品行业正处于震荡调整期,这也给广大调味品经销商带来了新的考验。市场风云变幻,经销商自身也面临如何破局,寻求经济增长点的现状。当今形式下,调味品行业的生存、发展、供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销售渠道已被线上销售、新零售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应该是厂家和经销商顺应变化,通过快速反应,以变应变,适应当下行业新环境之下的发展和营利之道。作为中国调味品主流媒体,《调料家》以第三方视觉,联合全国调味品行业知名智业机构及经销商大咖,精心筹备了针对经销商群体的公益交流会,即《调料家》经销商·精英汇。那么,《调料家》经销商·精英汇有哪些精彩看点呢?02深刻剖析江苏区域市场情况六朝古都——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不言而喻,它式中国南部和北部的连接。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特点,也造就了南京的调味品市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性。同时,位居长三角核心城市圈,以南京为代表的华东区域调味品市场又呈现出特殊的一面。首先,在酱油品类中,一些年轻化、精致化、小规格类产品涌现,零添加、减盐系列酱油,在华东区域的动销情况要优于其他市场;在食醋品类中,华东市场仍以镇江香醋为主流,山西醋虽然进军江苏市场多年,但目前占比还比较低;而蚝油作为当下调味品赛道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华东市场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众多品牌开始涌入这一细分赛道。不过,相比传统的玻璃瓶装产品,华东市场上的“挤挤装”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也从侧面应证了华东市场的产品升级步伐要快于其他区域;针对复合调味品(广义)品类,除了我们传统的火锅调料,一些小众复调单品(钵钵鸡、金汤老坛、桂花红烧肉、酸汤肥牛、大盘鸡、重庆小面调料、杂酱面调料,毛血旺等)在华东市场的终端层面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在火锅调料领域,除了传统的川派火锅调料外,一些清淡型的火锅调料产品在华东市场更受追捧,这也带动了像菌汤火锅底料在当地的畅销。相比其他区域,华东市场的佐餐调味产品更为丰富。整体上看,小菜格局基本稳定,龙头企业价格带上调后,开启用小规格产品弥补低价格带,从而带动产品动销,连版连包趋势明显;从品类上看,佐餐菜的差异化难度更大,70-80克/袋产品中涌现出众多中、小品牌,并且死守2元价格带,试图以此填补龙头提价后留下的市场空白;而除了传统佐餐菜之外,以金针菇品类为代表的特色佐餐菜开始重新被看中且动销不错,行业龙头海天开始通过木瓜丝、豆豉油辣椒、贵州剁辣椒等地特风味产品挤占佐餐市场。除此之外,像食盐、腐乳、西式调料在华东市场也呈现出独特的一面。比如当地市场的食盐主要以海盐为主,市场品类快速增加,像泡菜盐等功能盐销量提速;相比内陆市场,华东地区的西式调料品类更为丰富,整体的西化趋势更明显;而在腐乳品类中,整体符合国内南北分割的大趋势,但当地一些小众腐乳品牌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而在酱料市场,华东区域不仅单品多,且品类也更加丰富。主要以辣味和非辣两大口味阵营,比如不辣的蓬盛橄榄菜、香菇酱仲景;以老干妈风味豆豉、虎邦辣酱、李子柒辣酱为代表的辣味酱料。此外,整个鸡精品类赛道基本稳定,也有像甘汁园这样的品牌开始在华东市场切入粉料市场。更多市场深入剖析,将在大会现场与您分享!03行之有效的落地干货调味品行业自2003年已来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行业内的各类活动曾出不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认为花样繁多,但真正有干货的则是少之又少的经销商并不在少数。而《调料家》筹备的所有活动,均以实质内容产出为指标,因此干货自然少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探索新增长”,从调味品行业、市场变化、品类趋势、供应渠道等多方面特性去解读新增长。为此,《调料家》专程邀请到几位经销商大咖。他们在市场把控上与众不同,从战略眼光到战术操作永远有道不完的专业,借此活动,分享公司系统化运营之秘诀,为大家带来一场盛宴。04大商实操案例分享没法复制一模一样的成功,却可以借鉴成功的方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是调味品行业特头的魅力。想要获得新增长,就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市场操作中的不足和短板,经典实操案例更是刷新视野,开拓思维。本次,《调料家》专程邀请了江苏当地优秀经销商为大家做案例分享,他将通过自身经营实际,以当地市场为范本,为与会嘉宾分享自己的经营之道。还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后,“破局”话题探讨,寻找有结果的大商分享升级之法,找到困难和破局之法,向有结果的人学习。05群英共鉴潜力单品调料家·经销商精英汇是一个由《调料家》主办,以调味品经销商学习交流为主的成长性论坛。参会代表均为当地调味品大中小型经销商的负责人或高层管理者,以及来自当地二级市场的供应商、经销商和零售商,经销商精英汇得到当地调味品商协会、企业,以及大型批发商城的大力支持。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受到消费端认可的产品。在传统的调味品行业,要想探索增长,产品是关键。《调料家》在此次活动中,也征集了多款潜力单品和优质单品,供与会嘉宾现场品鉴,不用考虑是否代理,只需考虑产品的优点与不足。跟厂家老板面对面深度交流,加深厂商之间的相互了解。现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敬待广大调味品厂商报名参与。·END·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十三香: “零添加”东风仍在,万事都得具备

近期,酱油一哥海天味业因辛吉飞的“科技与狠活”一度霸榜热搜,身处舆论漩涡。遭遇国民信任危机的海天味业,虽然三度声明但依旧难以挽回消费者信心。而十三香却成为沧海遗珠,再次翻红!那些曾经不被重视的“朴素”的调味品们再次进入大众视野,重新被审视!图源:微博截图说起来,王守义十三香也算是国民界的老网红来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地道川调专家豪吉首提“味型金字塔概念”,科学解释川菜好吃的秘密

10月12日,雀巢旗下地道川调品牌豪吉在成都发布首个以川菜为核心基础,针对菜肴调味的科学理论——“豪吉味型金字塔概念”。雀巢大中华大区烹调食品业务单元负责人曹辉莅临成都,与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覃蕾,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何强,以及川菜泰斗张中尤、四川烹饪协会秘书长高朴,川菜资深大师肖见明等众多业内大咖及行业嘉宾共同见证“豪吉味型金字塔概念”的发布。活动现场,参与项目的雀巢德国辛根食品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施卫峰与雀巢大中华大区科学与技术负责人Lennart
2022年10月12日
其他

九毛九终止收购地产项目,餐饮和中央厨房才是香饽饽

10月3日,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终止收购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26%股权及销售债务,即终止收购广州国金天地项目公司26%股权及销售债务。董事会宣布,为更完善地集中及投入资源在管理集团的餐厅品牌,经审慎考虑后,决定不会进行收购事项及买卖框架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换句话说,是不是楼盘的水实在太深了,连九毛九这样的餐饮界头部企业都觉得这个水实在有点深。01九毛九终止收购房地产项目,实际控股人接盘9月29日晚间,九毛九宣布要以不超过11亿元的价格收购碧桂园旗下的房地产项目广州国际金融城26%权益。该项目预计2026年竣工,九毛九届时将把总部迁至该处。公司表示,此举将因为靠近广州的商务、时尚及商业中心的中心地带而受益。仅仅4天以后,10月3日,连锁餐饮上市公司九毛九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图片来源于网络针对终止收购原因,九毛九在公告中指出,为更完善地集中及投入资源于管理本集团的餐厅品牌,经审慎考虑后,公司决定不会进行收购事项及买卖框架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与此同时,九毛九并未根据买卖框架协议垫付任何资金或代价,也无须因终止而支付任何赔偿。这个决定或许与市场反响和公司近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九毛九自身的日子也不好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8.99亿元,同比下滑6.04%;归母净利润5770万元,同比下滑69%,下跌幅度远大于营收。其股票9月30日收盘大挫20.4%,市值蒸发约44亿元人民币。02重庆怂火锅和太二表现亮眼公开资料显示,九毛九是一家以中式餐饮连锁经营为核心的餐饮集团,于2020年1月在港股上市,旗下拥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赖美丽眉山藤椒烤鱼”等不同细分领域的餐饮品牌。九毛九官网截图今年以来公司怂火锅发展势头良好且开店目标上调,太二和九毛九恢复稳健。怂定位受市场认可,开店目标上调。怂在食材优质前提下主打个性和文化,和传统川味火锅店差异化定位,大众点评评分位居前列初步受认可。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怂单店平均月销售额约170-180万,线性推算年销售额2000万以上,约为同期太二的2.2倍。考虑在疫情前太二成熟门店年销售达1400万以上,按照2.2倍比例估算达3000万,预计怂单店销售额在疫情影响消退后仍有上升潜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基于对怂的信心,九毛九集团2022年开店目标从10家调高至15家。目前19家中14家怂所在商场已有一家太二,太二选址经验为怂助力,参照火锅龙头海底捞市场份额,按照50%/60%/70%折价假设下预计天花板为825/990/1155家。成熟品牌同店稳定恢复,开店节奏稳健。①5月起太二品牌延续了稳定的复苏态势,同店同比去年恢复的百分比从5月起的6成恢复至8月的9成;太二开店目标下调系3、4月份疫情影响,5月起节奏稳健,4、5月份新开门店15家,6-8月份分别新开13/11/6家。②九毛九仍处在门店调整中,门店仍有少量收缩。03中央厨房供应链或是惊喜值得一提的是,九毛九集团在公告中提出已经在位于佛山的中央厨房附近租了新仓库,佛山的现有中央厨房已经转型为食物加工中心,以提升我们的供应链能力,为未来的持续扩张计划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在华北和华南地区也成了了新的供应链中心。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央厨房供应链系统,是将采购、销售、库存、财务和统计分析等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企业人、财、物的跨区域一体化快速管理,丰富实时查询统计功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从而实现物资从订单、采购、入库、出库、盘点、调拨到发货、预警、回款、付款、售后等全程跟踪管理,既可解决账目混乱的问题,又可解决库存不准等问题,同时,使企业能够轻松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技术实现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海天味业VS“海克斯科技”,能否拉开中国调味品产业真正进入品质化时代的序幕?

在“喜大普奔”的国庆假期里,估摸海天味业应该是过得最“焦虑”的调味品品牌了吧?随着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海天味业的股价还是没绷住,以9.35%的跌幅领跌整个A股食品饮料板块,报75.08元/股,市值回落至3479亿元,单日市值就蒸发了358.6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海天味业的股价下跌,不少投资者发的弹幕内容却是:“居然没有跌停”。“酱茅”海天为何遭到此番戏谑,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从最初的海天味业与造谣者“对簿”,在几份声明之后,逐渐演变成了消费者对海天味业的口诛笔伐,最终才导致了广大投资者用实际行动“投票”。01提几个观点无论是“海克斯科技”还是“科技与狠活”,他们依靠一种诙谐的方式向粉丝或者网友普及添加剂甚至食品安全知识无可厚非,当然也有人质疑他们贩卖焦虑,只不过从实际看来,不知道对他们感到焦虑的,是消费者?还是众多的食品生产企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与非法添加画上“等号”的时候,整个事情就开始变味了。而添加剂本身不是原罪,违法添加才是!在调味品中目前对大家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最大的,不是依法添加的各类添加剂,而是油、盐、糖的过量摄入。近几十年来,国内食品工业水平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硬件条件方面的进步。而在食品工业化过程中,各种允许合法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对整个产业的进步作用不应该被忽视。海天味业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有错吗?没有!关于“双标”那更没有了!因此,这次事件终究还是一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舆论对话,这或许才是海天味业今日股价没跌停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无可厚非,起诉造谣者也是法律赋予它的权利。在后面曝出的“双标”事件中,将本身就不是同一款产品用来做对比就存在不合理性;而关于添加或者0添加,一方面,海天味业在国内市场同样有含添加剂和0添加的产品在售,只不过二者在产品外包装和价格层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在海外销售的产品自然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而针对复杂的添加剂名录,也可能因语言的不同存在翻译差异。事件为何会发酵至此?海天味业对这场“无过错性”危机的处理方式本身就存在明显漏洞,两大协会下场“声援”没能从受众角度真正做到“避嫌”……最直接的感受是,海天味业似乎搞错了矛盾的焦点在哪里,企业和行业协会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消费者在舆论裹挟中的真正焦虑,这才是事件为何会持续发酵的关键所在!还有一种说法是背后有竞争对手推波助澜,对此还是持保留态度。一方面,没有证据证明背后有谁在当推手,这种想法更像是一种阴谋论,略显狭隘;另一方面,确实有企业在此次事件登上热搜后开始着重地在各类窗口宣传或者推销自己的0添加产品,但这无论从商业还是法律层面来看,算不上是推手。从行业标准层面看,目前实行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最早发布于2000年,距今已超过20年。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这种滞后性带来的短板已经显现,推动新国标的落地执行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次事件会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真正进入品质化竞争阶段的序幕。02回顾一下事件回头看,事件真正发酵的开端,就是从海天味业的主动声明开始的。9月30日,海天味业通过自己的官微途径“主动”发布了第一条《严正声明》。主要说的是自己的产品合法合规,并委派专业律师团队调查取证,要将几个恶意造谣者、传播者的法律责任追查到底。然而,事件的热度并没有因为海天这条声明而有所降低,反而引发了后面的“双标”事件,并将整个海天彻底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种“消费者直接将家里的海天产品倒进下水道”“有各种海天产品低价促销”的小视频被大肆传播……而为了回应“双标”事件,海天在10月4日又发布了《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称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说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均有明确的法律标准,“这些标准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别。”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关于净化市场环境,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声明》,同样提到了“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并称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10月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关于“酱油风波”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显然,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国调味品协会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站出来说话本身没问题,但从结果上来看,两大协会的“声援”并未让事件得到平息。10月9日,海天味业发布《澄清公告》,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从海天味业的《声明》和《呼吁》来看,虽然从语气上缓和了不少,但都没有遏制住舆情的走向,显然,企业自身就没有解决外界的疑虑,甚至让消费者觉得海天味业“没有PR,只有法务”。一方面,对于造谣事件,企业本身可以依靠法律途径正常维权就好,直白地说,在海天味业未发《声明》之前,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将谣言直接“扣”在海天身上;另一方面,海天的《呼吁》不仅有种打“悲情牌”的味道,但关于“双标”的核心问题始终没能直白的传达给消费者:“在海外卖的那种产品就是国内也在售零添加产品。”因此,与其说海天被公众推上了舆论风口,倒不如是海天自己一步步地把自己卷进了漩涡。03展望下未来在此之前,先说标准到底有没有高低之分?个人觉得是有的。据红星新闻报道,现行酱油国标是2000年制定的,起草单位是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初标识为GB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互联网大厂高管来卖调料了!前阿里巴巴猛将靖捷接任李锦记CEO

昨日(10月7日),《调料家》获悉,李锦记宣布了新一任李锦记酱料集团首席执行官(CEO)的任命。李锦记集团公告根据李锦记的内部通告显示,仅加入不到两年的林碧宝(相关阅读:李锦记酱料集团新任CEO今日上任,期待新变化)在6月份决定将在年底离开李锦记,而接替林碧宝的也颇有来头,曾先后供职于宝洁、中粮和阿里巴巴且身居高位的靖捷,并于2022年10月10日就职。林碧宝密切合作,从现在到年底进行交接和过渡。从履历上来看,能够邀请到靖捷的加入,李锦记应该也花了不小的代价。靖捷不仅在快消品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在阿里的高管经历能给李锦记这家传统企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尤为让人期待。01阿里原高层要来“卖”调味品了关于李锦记酱料集团CEO一职,仿佛一直变化都挺快。为了实现“家族延续、创造历史、成为优秀民族企业典范”的愿景,李锦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人选来担任CEO,包括但不限于家族成员。同时表示将对他们充分信任和授权,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舞台。从上一任CEO的履职来看,李锦记家族和这个职务之间似乎存在着诸多“微妙”的关系,不过,李锦记也在通告中感谢了林碧宝的杰出贡献。林碧宝(资料图)2020年12月1日,李锦记集团聘任在百事供职22年的林碧宝为行政总裁,而在林碧宝之前,该职务由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惠中兼任。林碧宝履职时,李惠中表示:“林碧宝资历深厚,定能领导集团的整体业务策略和发展、加强团队协作、推动创新,巩固集团的亚洲酱料和调味品全球领导地位。”但现实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CEO在履职一年半后便提出了离开的想法,而至年底离职,也仅在李锦记待了一年半。而接任林碧宝的靖捷,简历更为丰富。靖捷(资料图)靖捷是个70后(1974),早在1998年便入职快消品巨头宝洁公司市场部。根据李锦记的通告显示,在宝洁供职期间,靖捷先后在中国和日本的保洁公司工作,领导营销和品牌管理团队,服务于包括飘柔、佳洁士、SK-Ⅱ、玉兰油、帮宝适、生活家和保洁在内的多个核心品牌。离开宝洁后,靖捷来到了中粮集团,并担任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总经理、方便食品类管理部总经理并负责中国食品电子商务业务。公开信息显示,靖捷在中粮任职期间,推出了主打“非油炸”的方便面五谷道场,并在2006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只不过五谷道场并没有在中粮麾下一直驰骋,2015年的时候净利润亏损1.93亿元,并在2017年6月底卖身克明面业。而也正是在2015年的6月,靖捷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先后负责天猫市场部、阿里巴巴集团大客户部、快速消费品事业组;2017年12月底,阿里巴巴CEO张勇发布公开信,任命靖捷出任天猫总裁,并称“靖捷有着丰富的商业经验,对客户痛点有较深的理解,并能依此做出清晰的业务策略。他此前作为天猫班委班长,已经承担了许多天猫组织方面的职责,并对于组织建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在2017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而靖捷也是成员之一。两年之后的2019年,靖捷由天猫CEO转为阿里巴巴总裁张勇助理;彼时,有人评价靖捷是:“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落地做出了许多贡献,是阿里巴巴中不可或缺的一位猛将。”但关于靖捷与阿里巴巴的关系,最近可查的是靖捷在3月19日向红星美凯龙递交辞呈,称因个人工作调整原因,靖捷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而作为红星美凯龙的股东,阿里巴巴此前派靖捷进驻红星美凯龙董事会。此番加入李锦记,李锦记在通告中对靖捷也不乏溢美之词:“他精耕于品牌运营业务,涵盖购物者营销、店内运营、数字营销、CRM(客户关系管理)和电子商务。”02会给李锦记带来战略性改变?对于靖捷的加入,李锦记在通告中表示:“靖捷先生将给我们带来数字和互联网技术行业以及众多食品和快速消费品公司的丰富经验。”实然,对于李锦记这样一家传统的企业而言,除了经验之外,可能更想要的是让靖捷带给李锦记成果上的改变,当然,最重要的是找到新的改变成果的路径。正如李锦记在通告中所言:“靖捷将继续引领李锦记的业务转型,推动创新、数字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举措,并打造里经济以实现我们的愿景——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相比宝洁等巨头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大厂,李锦记的生意显然要传统得多,靖捷对于这样的工作应该是“顺手拈来”。只不过,最近两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手的步步紧逼,李锦记在调味品市场的江湖地位也在日趋下降。李锦记旗舰店视频截图作为蚝油的发明者,李锦记并没有守住自己的江湖地位。根据东兴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蚝油市场规模大约110亿元左右,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9.46%,是调味品行业近几年来增速最高的子品类之一。但李锦记并没有在这种高速的品类增长环境中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行业优势,反而被海天味业反超。上述券商在研报中提及,海天味业蚝油的市占率已经高达42%。李锦记公司资料图李锦记作为一家非上市家族企业,综合各方面来看,其蚝油的市占率应该在28-30%左右,但从市场竞争态势来看,李锦记和海天味业在蚝油层面的差距有逐渐扩大之势。在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的蚝油品类分别实现营收45.32亿元和22.09亿元。而在酱料领域,李锦记除了要面临老对手海天味业的竞争,还有各种类型的酱料带来的冲击。并且,在500亿酱料大盘中,李锦记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并未完全显露。作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品类,李锦记与海天味业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而与“老二”中炬高新之间大有一种不分伯仲的感觉,不过,李锦记的蒸鱼豉油在它的整个酱油板块中占比超过3成,因此,在该领域李锦记亟待培育新的大单品,比如薄盐生抽等。李锦记旗舰店截图毋庸置疑,在传统渠道层面,靖捷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但基于他过去履历之间的品类差异,除了打法上可能会有一些改变,在本质上李锦记应该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大胆的猜测一下,在靖捷的带领下,李锦记在线下渠道层面应该会更“狼性”。相比传统渠道,靖捷在线上和新零售方面给李锦记带来的改观和资源应该会更值得期待,只不过,面对流量日趋昂贵和被各大平台分流的线上渠道和新零售板块,加上李锦记的传统性,靖捷依旧面临挑战。更为关键的是,近几年,李锦记的团队似乎都不太稳定,人员变动颇大,这对于靖捷乃至整个李锦记,或者说每个企业而言,都是一道难题。至于李锦记家族对于CEO一职的充分信任和授权,其程度外界不得而知,但上一任CEO待了一年半,这一任又能待多久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END·作者:矛石编辑:春树设计:大帅审核:调料家媒体中心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行业探讨/新闻线索提供/采访/转载微信:tiaoliaojia001商务合作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海克斯科技”大火,零添加产品能否借势前行?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近日,一些视频博主用食品添加剂勾兑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让人感觉非常神奇。如一勺“三花淡奶”兑水成浓汤;用“螺蛳粉增臭酱”吸引食客;芝麻酱是花生酱兑了自来水再加上食用油;即食燕窝是明胶+混合糖浆……由此,大家调侃的“海克斯科技”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所谓“海克斯科技”,原本出自网络游戏《英雄联盟》,指魔法与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如今它却指代通过现代技术制造的一些人工合成产物,在添加后会让食品的口感、外观迅速产生质变式的提升。不难发现,“海克斯科技”以“科技”之名,其本质内核主要是一些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香精、食用色素、甜味剂等。值得思考的是,在海克斯科技火爆的当下,主打零添加的食品是否会更受欢迎呢?01食品添加剂该“背锅”吗?关于“海克斯科技”的争议,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不时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不少人听闻“防腐剂”、“添加剂”而色变。食品添加剂一度被看作化学试剂,被一些人视为绿色、安全、品质的反义词。随着“海克斯科技”的相关案例火爆网络,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并加深了他们对其的不好印象。但事实上,从油盐酱醋等传统调料,到色素、香精、增稠剂等包装袋常客,食品添加剂包罗万象。进入工业时代,数万种添加剂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香料改善食品质地和风味,添加了抗氧化剂的油保质期更长,多种维生素使食品更有营养……食品添加剂已成为改善食品品质、增加色香味的必要手段,帮助四海八荒的风味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不可否认,餐饮行业存在“毒瘤”,导致添加剂被“妖魔化”。但正是因为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使得山珍海味进入每一个家庭的餐桌上,这也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保质、保鲜,它们反而更容易腐败变质,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适量的食品添加剂还可减少和消除食品制作过程中的有害物,其实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障。其实,无论是标签上标注了“零添加剂”“纯天然成分”,还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就都很安全。所以与其关心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不如关注所购买的食物是否出自正规厂家。由此可见,“海克斯科技”的真正矛头应该指向食品健康安全,而不是食品添加剂。总的来看,食品添加剂名单的不断扩容,为推动食品生产规模化、食品种类多样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各种添加剂又成为了摆在人们眼前的挑战。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大众还需以客观的心态面对。02零添加调味品能否借势受到青睐?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标注“不含食品添加剂”“纯天然”“零添加”等食品,迎合了人们“食品越是纯天然、保持原汁原味就越健康”的误区。但有人指出,所谓“纯天然、零添加剂”的概念是常见的商业宣传手段,即便某种食品实现了真正的“零添加”,也不一定意味着更安全、健康。因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尝试扭转“零添加才健康”的先入之见,认识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或许能为其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目前,在调味品行业中,我们所熟知的千禾味业就是“零添加”产品的代表企业。千禾的前身恒泰实业,是做酱油产业链上游焦糖色添加剂起家的,从添加剂到零添加、从上游拓展到下游,转型属实称得上成功。千禾的零添加主要以酱油、食醋、料酒为主,在追求消费升级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冲着零添加才放心买单的。截至2020年,以酱油、食醋为主的调味品已经占到了千禾营收的88.36%。据2022年半年报,分产品来看,千禾味业酱油产品实现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0.47%;食醋产品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9.81%。不过随着最近“海克斯科技”火爆网络,引发了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担忧,进一步让人联想到了零添加产品的现状。因而在今年9月28日,有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千禾味业提问,公司出售的零添加酱油销售量如何、在公司酱油销售中占比为多少等问题。对此,千禾表示零添加调味品销售情况良好,目前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无独有偶,9月29日,也有投资者向加加食品提问是否有主打零添加的食品?加加食品表示,公司有推出零添加系列产品,零添加是指
2022年10月4日
其他

不仅发了半年报,还补上过去两年财报,料酒大王老恒和“回来”了?

9月28日,主营料酒的老恒和酿造一连发布四期业绩报告。分别为2020年年报、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2021年年报以及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其中2022年中期年报披露,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39亿元,同比增长12.8%。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14亿元,同比上升69.9%。财报显示,上半年,老恒和酿造料酒系列产品实现营收8960万元,同比增加9.4%,占总收入约64.7%。酱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70万元,同比下降9.9%,占总收入约9.1%。值得注意的是,老恒和酿造在财报中提及,为顺应市场渗透策略及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2022年对部分产品提价,产品毛利率从25.4%上升至37.3%。产品的毛利率增加却难改产品增收不增利的现状,料酒大王老恒和酿造未来到底该如何布局呢?01老恒和,上半年亏了两个多亿老恒和酿造在国内的调味品市场具有悠久的历史,提供优质、健康的酿造料酒以及其他调味品,包括原酿酱油、原酿醋、黄豆酱、腐乳等。(图源:老恒和酿造官网)料酒行业发展前景甚好,但料酒龙头企业老恒和却表现欠佳:净利润连续多年下滑,业绩增速放缓。虽然,老恒和酿造在公告称,由于疫情导致其他城市社会活动下降、交通管制及上下游企业停工等原因的影响,华东以外部分区域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好转,各区域销售额已呈现逐步增长趋势。电商渠道的销售情况直接受益于家庭居家消费的增长,在线销售收入较快增长,这是客观面临的现状,但并不是营收不理想的主导因素。毕竟作为调味品行业,营收和利润双增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却难掩,发展困顿的业绩表现。细观老恒和酿造五年的财务情况,不难发现2019年是一个分水岭。老恒和酿造2021年业绩报告,该集团期间内取得收入约2.53亿元,同比增加11.64%。股东应占亏损约3.18亿元,同比收窄62.33%,每股基本亏损0.55元。截至2020年年度业绩,显示收入2.26亿元,同比下降3.9%。净亏损8.45亿元,同比收窄63%,每股基本亏损1.46元。包括2022年中期年报,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39亿元,同比增长12.8%。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14亿元,同比上升69.9%。这样的盈利表现应该不尽如人意的。当然老恒和酿造的此番成绩单也并非空穴来风。对于老恒和酿造而言,过去两年里的发展之外的“新闻”也许更加抢眼。02非议不断的国产老品牌老恒和的危机或许要追溯到2019年。先是2019年12月6日,老恒和酿造宣布停牌后,至今该公司股票也未能复牌。再是2020年老恒和酿造旗下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经销商被监管处罚,进而引发了旗下公司与经销商的诉讼纠纷。相关判决书显示,苏州锦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儒公司)向吴江市优品食品商贸有限公司购买了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老恒和酿造香醋,2019年消费者吴某从锦儒公司购买老恒和酿造香醋,发现香醋出现结块的食品质量问题,遂向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2020年2月,昆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发布报告,抽检的老恒和酿造香醋产品感官要求、总酸、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GB2719-2018标准规定的要求。锦儒公司被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还被要求赔偿消费者相关损失,质量有问题产品也被没收。为此,锦儒公司以产品生产者责任纠纷提起诉讼,要求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赔偿。法院最终判决赔偿原告锦儒公司各项损失合计11796.4元。用祸不单行来形容彼时的老恒和一点也不为过。这边纠纷刚刚结束,2021年1月19日晚间,老恒和突发公告披露,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卫忠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分局刑事拘留。老恒和酿造称,陈卫忠所面临的指控与其个人事务有关,与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概无关联,亦不涉及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集团的正常业务运作及董事会的职能均维持稳定,没有因上述事件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很难说,这些问题丝毫没有影响老恒和的实际发展。实际控制人的问题,直接击倒了老恒和。年年亏损,增速放缓成为老恒和近两年的常态。03多元布局是机遇更是挑战公告中,老恒和酿造表示,基于酱油、米醋、麻油、腐乳等产品的销售增长预期,丰富而多元化的调味品结构将更有利于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正多层次地深度开发调味品产业链,将自身打造成以料酒为主导产品的多元化调味品制造商。(图源:老恒和酿造官网)在产品方面,公司加大对终端、平价料酒市场投放比例,同时拓展了酱油、米醋及腐乳等产品。在销售上,主要向地区经销商出售产品,再由地区经销商向二级经销商或直接向下游零售商及餐饮服务提供商销售公司的产品。(图源:老恒和酿造官网)多元布局的发展定位,这与老恒和自身的发展低迷是分不开的,但不能否认的是,料酒行业的竞争同样是非常激烈的。除了同康集团、恒顺醋业及王致和等同行已挤占赛道外,调味品行业巨头们早已对料酒类产品完成重点布局,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李锦记等纷纷进入。恒顺醋业,除了食醋产品,第二大产品就是料酒。千禾味业的料酒已成为公司除酱油、食醋和焦糖色之外第四大产品。(图源:老恒和酿造官网)然而,酱油、米醋、麻油、腐乳等丰富多元的品类并没有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缺乏品牌竞争是老恒和酿造其他品类产品所面临的现状。从产品、供应链再到销售、营收老恒和酿造的其他品类都需要重新规整,从长计议。这样才能实现多元化的长线布局。(图源:老恒和酿造官网)变已经成为当前调味品行业发展的主导,把重心放在预判市场变化、寻求消费差异、探寻新增长,在做好产品品质、把握产品销售、做好创新研发、拓宽产品品类的应变中谋求生存。作为国产料酒之光,老恒和酿造的发展目前正处于震荡期。挑战与机遇对于老恒和酿造而言更为严峻。·END·作者:猫九编辑:烦烦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调料家》会员产品推荐每一位调味品人都不容错过!重磅来袭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元气森林进军调味品赛道和“阿香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9月19日,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则《西安太阳食品公司增资扩股项目成交结果公告》。一经发布,频频登上调味品行业的热搜。《成交结果公告》显示,西安太阳食品公司分别招募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一共募资9960.65万元。战略投资者一栏,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当选,它将出资5433.08万元;财务投资者一栏,嘉兴建信宸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当选,它将出资4527.57万元。饮料界新贵携手调味品老品牌“阿香婆”,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很难让人不对它保持期待。01调味品电视营销的先驱——阿香婆当年一句“熬呀熬,熬成阿香婆”的广告语,给“阿香婆”带来的一炮打响的流量。由于产品质优味好,广告新颖别致,诉求力强,一时在佐味酱行业风光无限。提到“阿香婆”就不得不提太阳食品公司,其主打的“太阳锅巴”比“阿香婆”更早出圈,成为当时的热销产品。只不过,无论是“太阳锅巴”还是“阿香婆”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遭遇了滞销,而太阳食品公司对于对于市场的变化及应对,过于静态和理想,既没有去考虑畅销后的市场动作跟进,也没有去思考竞争对⼿的市场反响,只是被动去等经销商的反馈,⽽没有长远战略规划。高额的广告费用、滞销的产品数量、短缺的资金流让太阳食品公司陷入困顿。解决的方式也变成了一味提价。对此,有营销专家曾指出:酱类食品每家每户都可以制作,而10元一瓶的“阿香婆”比排骨都贵,难以让普通人养成长期购买习惯。随着“阿香婆”的没落,走平民大众路线的“老干妈”迅速崛起,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的翘楚。而今,兜兜转转多年的太阳食品决定回顾初心,主打“太阳锅巴”和“阿香婆”纵向延长产品线,深耕本土并走向全国市场。虽然,太阳食品拥有调味品系列产品、香辣酱系列产品、太阳锅巴系列产品共计100多个产品条码,在以陕西为主并辐射到全国的地区售卖,不过业绩确实表现一般,跟远销海内外的老干妈年销售45亿来比较的话,就显得更加没有存在感了。但如今面对“老干妈”对辣酱类市场的高度“垄断”,“阿香婆”想要有大作为,恐怕是并不容易。02元气森林作战略投资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选择大于努力:重塑竞争的市场边界战略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笔者多年来在为调味品企业提供战略营销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一直在深思着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企业之间的命运如此不同?那么多的企业都在努力,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企业获得成功究竟是靠努力还是靠机缘?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核心因素到底是什么?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企业对如何掌握自身命运的思考还很浅薄,大家普遍习惯于通过个别企业成功的特殊性来寻求自身的成功,但却很少思考企业经营成功的普遍法则!曾经的“IT劳模”雷军进行的反思对笔者深有触动:“找对趋势,找到风口,比单纯的努力重要100倍!”雷军还认为:“所有成功的企业,其实都是机遇造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将成功寄望于运气好吗?看起来是,其实不然!所谓“机遇”,本质上是“趋势”,也就是雷军所说的让“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的“台风口”!但这只是一个结果,关键在于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为什么能够碰上“台风口”的是你而不是他?其中隐含着的就是企业对趋势的研判!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并不是那些具体的经营生产活动,而是对“趋势”或“机遇”准确预判的能力!这个核心能力从何而来?来源于对外部产业格局的深刻洞察!这个思维的核心逻辑是“以终为始”,你想知道一棵树木的命运怎样,那就要先看这片森林的命运会怎样!“以终为始”需要企业从更高的格局上来进行整体谋划,其关键就在于要把握产业发展格局,了解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何种竞争格局,洞察未来的趋势走向,然后按照产业所处阶段的规律做事。通过产业的结构化思维,结合企业的业务领域选择,笔者提炼并构建出“市场边界战略”这一理论体系,意图使之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普遍法则,只要企业掌握了这一理论体系,便有极大可能提升获得行业领先地位的概率,让企业通过努力能够顺势而为地发展壮大。01市场边界就是不同消费需求的集合每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会在一个市场范围内开展,包括整体的,也包括局部的,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这个市场范围就可以称之为市场边界。无论企业是否意识到,或者承认与否,市场边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市场边界是由不同的维度所组成,总体来讲包括有形和无形两大边界。有形的市场边界包括物理的、地理的和人群的,物理的市场边界主要是指产品种类,比如你是做酱油还是做醋,酱油中是做老抽还是生抽;地理市场边界就是区域拓展的范围,比如说是全国性的还是区域性的;人群市场边界则是指消费群的细分,比如是工薪阶层还是白领阶层或是富裕阶层。无形的市场边界包括消费属性和消费心理,消费属性的市场边界是通过消费者购物的需求特点来加以体现,往往是对物理市场边界的一种归纳,比如调味消费、上色消费或者是佐餐消费;而消费心理指的是通过消费者的心理态度来定义市场边界,包括个人偏好、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比如务实消费、时尚消费等。实际上每一个市场边界代表着不同的市场容量,代表着不同的商业机会。总之,每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在一定的市场边界中进行,而每一个市场边界中都存在着相应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市场容量以及竞争对手等,对于企业来说,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企业就需要从中选择出最有利的市场。之所以说市场边界对企业很重要,就是因为其是企业开展经营的第一步选择,选择在企业经营中无处不在,不管是大的方向还是小的决定,经营企业都要进行不断地选择,而选择市场边界就是企业经营最初始、最重要的内容,市场边界选错了,后面做得再对也是错!市场就是需求,而市场边界就是某一类需求的集合。市场中的需求太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去满足市场中存在的所有需求,因此就需要框定出某些具有相似特性的需求,使这些需求处于一个边界之中,以便于企业能够整合资源和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市场边界就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有效地挖掘出潜在的消费需求,市场边界选择错误,就意味着企业对潜在消费需求的判断错误,那又怎么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呢?管理大师德鲁克经常对企业所说的最经典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来会是是什么?我们的业务究竟应该是什么?德鲁克认为企业首先要将这几个问题搞清楚,否则就难以有效经营下去。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就等于是搞清楚企业的市场边界应该在哪里。市场边界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企业能够洞察市场变化的趋势,就能够动态地调整自己的市场边界,以顺应行业和消费需求的潮流,从而抓住更多的机会实现持续发展;而企业如果没有关注市场边界的变化,就很有可能逐步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边缘化,表面看起来似乎自己的经营并没有什么大的失误,但实际上已经与市场主流的发展方向相背离了。02市场边界决定着企业的竞争战场没有精准定义市场边界,再好的定位也没有用。市场边界的选择就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先决条件,选错了市场边界,企业受苦受累不说,还会丧失重大的战略机会。企业如果想要持续获得快速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分析和检视自身的市场边界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顺应趋势调整自己的市场边界。竞争环境变了,企业的竞争战场也就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如此方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通俗一点说,市场边界就是企业经营和竞争的战场,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战场到底在哪里,竞争对手在哪里,只有找到正确的战场和正确的竞争对手,企业才能够明确战略的方向和目标,也才能围绕目标有效配置资源进行高效运营。如果战场没有选对,绝不可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从中国企业的实践来看,大部分在选择市场边界时通常都是盲目的,因为许多企业根本就不选择,或者说他们的选择就是模仿跟随,哪一个产品火、哪一块市场热,他们就往哪里去。其实跟随模仿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章法,也就是没有战略,完全是盲目的。企业在选择市场边界的战场时,首先要搞清楚市场发展的阶段是什么,是否适合跟随;其次要衡量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能否在跟随过程中从先发者手中夺取市场,并且能否抵挡先发者的反击。如果企业能够将这两个问题搞清楚,即便是模仿跟随也能够收获成功。03定义市场边界是战略第一要素战略,就是为了构建独特竞争优势而进行的一系列选择,而如何令这些选择能够得以有效实现,那就是商业模式和运营的职能。基于此,对市场边界的定义就成为了战略的核心任务,如果市场边界定义出现了偏差,这就意味着战略出现了偏差,一个坏战略也就诞生了。优秀的企业制订战略通常会利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来定义和选择最有利的市场边界和业务组合。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对相对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这两个因素的交叉分析,将企业经营的业务分为四种类型:明星、金牛、瘦狗及问题。明星业务,指的就是市场份额和增长率都较高的业务,具有最强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最大的销售规模和利润;金牛业务,指的就是市场份额高、增长率低的业务,市场阶段处于成熟期,主要为企业提供利润的来源;问题业务,指的就是市场份额低、增长率高的业务,这种业务所处的市场阶段通常为开发期,市场潜力大,但是在市场运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领先的竞争优势;瘦狗业务指的就是市场份额和增长率都低的业务,市场阶段往往处于衰退期,无法给企业贡献足够的利润,在市场上也不具有竞争优势。通过这样的分析,企业就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不同业务目前的市场边界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态,然后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对各项业务运作的运作进行调整,强化明星业务,巩固金牛业务,调整问题业务,重组或者缩减瘦狗业务,使企业的整体业务结构处于一种最佳的组合状态。而且,企业对不同业务市场边界发展态势的分析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变化,企业必须对每项业务的市场边界进行定期检视,以及时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对于偏离市场主流趋势的业务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德鲁克也将确定业务结构当作是企业的战略核心,在他看来,“整个组织的共同愿景、共同看法以及方向和行动的一致性,都要求明确界定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寻找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是高层管理的首要任务”。而且,企业不仅应时常思考“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更要深入思考“我们的业务将来是什么”,要基于市场、发展潜力和趋势,“假定顾客、市场结构或技术方面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的业务在五年或十年之内预计会有多大市场?有哪些因素能够证实这些预测正确或有误呢”,“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使企业适应预期的变化,在于调整、扩充和开发现有的、正在经营的业务”。所以,定义市场边界一定是企业的战略核心,这项任务也是企业家首当其冲的核心工作,市场边界出了问题,企业的战略发展必定会出问题,那时无论在战术上做再大的努力,也无法扭转企业衰退的局势。企业必须不断地思考和分析外部市场边界的变化,确保自身的业务结构符合市场边界的发展趋势,才能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增长。04定义市场边界就是为企业创造最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定义市场边界的本质在于: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消费需求集合,通过独特的价值链活动,创造一个最有利的市场地位,让企业获得领先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企业缺乏对市场边界的定义,业务组合就必然陷入到混乱境地,而要解决企业战略上的偏差,就必须要通过精准定义市场边界来实现。调味品企业在实践中出现的战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缺乏统一的市场边界,导致业务结构非常零散。很多企业的业务结构很难搞清楚是怎样一回事,品类繁多,渠道多样,但是众多品类及产品之间的逻辑关系却非常混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的产品针对家庭消费,有的却针对个人消费;有的产品针对大众消费,有的则针对中高端消费;有的产品针对实惠消费,有的则针对高品质消费;有的产品针对佐餐消费,有的则针对烹饪消费;诸如此类,众多市场边界毫无逻辑的交织在一起,看起来业务组合非常丰富,但只是“虚胖”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2、不知道不同业务组合的战略意义。一些企业的业务组合看起来很丰富,但不同业务为什么要存在,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每一种业务的竞争优势如何体现,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实际上,这些企业的业务结构大都是随机产生的,有的是跟风模仿,有的是客户要求,有的是基于生产设备,有的是基于资源条件,还有的则是基于领导偏好,一堆堆“散兵游勇”就这样拼凑在一起,又如何能在竞争中取胜呢?3、企业同时在多个市场边界与多个对手同时竞争。业务组合众多,意味着市场边界众多,也由此意味着竞争对手众多!因此,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呈现出一派“军阀混战”的局面,一边是“连吴抗曹”,另一边则是“三国争霸”;一边是“楚汉相争”,另一边又是“春秋战国”;总之混乱不堪,仿佛企业在与天下所有人为敌,如此能打赢才怪呢!4、不同业务组合缺乏针对性的商业模式。不同的业务组合涉及到多个市场边界,每个市场边界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运作特性,要求企业为每个业务构建针对性的商业模式。但事实上,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无论多少业务组合、无论多少市场边界,统统都按照企业以前习惯的商业模式来运作,不管这些业务是否与原来的商业模式相适应。将正确的产品放到错误的渠道,将全新模式的业务仍然用原来的模式经营,这种现象在实践中比比皆是!企业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企业经营的初期,对于要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目标可能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往往做着做着就有点混乱了,尤其当企业碰到各种各样的机会,非常容易迷失,眼中看到的多是短期的一些利益,但是对于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在什么地方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并没有清晰的认知。时间一长,企业对自己所处的市场边界也逐渐丧失了敏锐性,无法感知到原有市场边界正在产生的变化是什么,而对于哪些富有潜力的市场边界正在形成也浑然不觉。为了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企业就必须定期分析自己所处市场边界的发展态势,判断其未来的走向,一方面反省自己有没有犯方向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则尽量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符合主流趋势的市场边界,一旦发现原有的市场边界出现了变化或者转移,那么就要及时进行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或者业务结构,以顺应主流市场的发展潮流。05先胜而后战:定义市场边界是商战的最高境界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胜利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必胜的条件而后才去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则往往是先贸然与敌交战,然后再在交战过程中去争取侥幸的胜利。在今天的商场上,定义市场边界就是为了要达到这种“先胜而后战”的境界。如果市场边界定义错了,总是处于一种无法必胜的市场环境中,就算企业再怎样努力、再怎样投入,也不会取得大的成功。能获得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准确定义了最有利的市场边界,在进入这个市场边界就通过商业逻辑知道自己一定会赢,并为之匹配了充分的资源,构建了必要的核心能力,故此当它进入这个市场边界之后,自然就能够获得成功。外部的人并不了解这一切,还以为这个企业的成功靠的是推广,或者靠的是渠道,但殊不知这些只是完成战略的战术手段而已,真正的成功在这些动作产生之前就已经奠定了。基于定义市场边界来实现“先胜而后战”的关键在于顺势而为,战略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要洞察趋势提前布局,然后从现在开始做起,做了几年后刚好等到市场发展到那个阶段,自然就水到渠成。小米的雷军在总结以前为什么金山做得那么累,但是却始终难以突破,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势”,对此雷军提出了三点关于成功的经典观点:第一条,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第二条,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第三条,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正因为这种思想,雷军才瞄准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推出了小米手机而大获成功,所谓“找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关键就在于能否看得远、看得准。06定义市场边界是一种格局:避免营销近视症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持续精耕调味品主业,锚定全年既定目标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原料价格高位,疫情拖累餐饮,整个调味品行业都面临挑战。9月26日,海天味业的董事长庞康、财务负责人管江华、董事会秘书张欣等4人于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毛利率下滑、产品多元化、经销商数量波动、目标展望、成本压力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回复。01全年目标仍不言弃,经销商数量波动剧烈海天味业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5.32亿元,同比上升9.73%;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上升1.21%;扣非净利润32.93亿元,同比上升1.32%;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3.22亿元,同比上升22.1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上升11.7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5.02亿元,同比上升10.85%。2021年年报中,海天味业提出2022年的增长目标,计划营业收入280亿元,利润74.7亿元,营收和净利润目标增幅均为12%。而根据上半年业绩测算,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成48.33%,净利润达成53.78%。而从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结果看,较今年营收利润“双12”的增长目标还有一定的差异,疫情也持续的影响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川调趋势丨21道箴言之十三“产品是本,创新是魂!”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2022年8月25日,中国川调发展大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活动中,来自调味品行业的多位大咖,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质,发表了诸多引发行业共鸣的精彩观点。《调料家》专程将这些观点整理成文,以21道箴言,助力川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借鉴他们身上的发光点,为川调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打破思维的枷锁,在川调未来发展之路上大家携手相伴,鼎力前行。古格王朝创始人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杭州央厨产能仍位于爬坡期,还能否成为金龙鱼的新增长曲线?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近日,金龙鱼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杭州央厨由于今年才投产运营,目前产能仍处于爬坡期。产品品类还在扩展中,前期会更多的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后续会结合产品的属性以及市场反馈等情况推出更多的标准化产品。(图源:金龙鱼官网)疫情反复、原料价格上行,食品加工企业整体压力增强。在多重不利因素之下,杭州央厨的产能爬坡期会是“欲扬先抑”吗?01开展央厨项目,乃大势所趋近几年,餐饮行业店面租金、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上升,同时,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基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公司的经营优势,金龙鱼决定开展中央厨房业务,希望借此建立一个餐饮供应链平台,推动餐饮行业变革。公开信息显示,金龙鱼新设立的丰厨(上海)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未来主要从事中央厨房业务。在金龙鱼19个IPO募投项目中,中央厨房项目意义重大。“自营+招商”是金龙鱼的央厨模式,除了自营央厨,金龙鱼与部分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也引进了其他中央厨房的加工企业。(图源:金龙鱼官网)未来,可以预见中央厨房等下游业务发展起来后,可以进一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金龙鱼整体业绩的影响。而在产品开发方面,金龙鱼也具有明显的研发优势。其所拥有的研发中心与研究院不仅能为公司央厨服务,也可以为园区内的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产品研发等一系列支持。研发中心专注于厨房食品的研发,给央厨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前端支持;与扬州大学联合创办的金龙鱼国际烹饪研究院,则集结各大菜系的代表厨师及研发专家,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求。此外,金龙鱼还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建“中央厨房研究院”,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发布“全民营养科研基金”,为学生餐分别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营养配餐指导。(图源:金龙鱼官网)据悉,杭州央厨总投资约5.4亿,总建筑面积为9.2万平米,包括净菜车间,肉制品车间,主食车间,便当车间,物流仓库,码垛车间,其他配套设置等。不过,从杭州央厨的产能来看,由于金龙鱼今年才投产运营,仍处于爬坡期。目前,杭州央厨设计产能为预制菜40吨/天,餐食便当12万份/天,酱料4.8吨/天。作为公司第一个央厨项目,央厨园区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在定价模式上,央厨的产品定价以市场定价为主,会综合考虑原材料及加工成本、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等。而在配送半径上,冷冻、冷鲜、常温产品的保质要求不同,可以覆盖的半径也不同。(图源:金龙鱼官网)由于不同央厨的产品品类侧重点不同,所以央厨项目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及区域口味偏好等因素来选取产品。产品细分来看,杭州央厨产品分为三类:预制菜、便当和酱料包。目前已经推出的产品有:松露红烧肉、红烧狮子头、黑椒牛柳、土豆烧牛腩、小酥肉、麻婆豆腐调味酱、鱼香肉丝调味酱、蒜香牛肉酱、以及一些定制化产品等。另外,对于杭州亚运会的推迟,金龙鱼表示对杭州央厨业务的正常发展影响不大。亚运会的产品只是业务的一部分,金龙鱼的客户主要还是餐饮企业和企事业单位,也会向零售端产品拓展。02杭州央厨爬坡,焉知非福?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团餐市场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十万家,受众群体约6.7亿人,市场规模也已经超过1.5万亿元,团餐已成为餐饮市场的重要增长极。而华创证券的研报指出,中央厨房是团餐的配餐环节,其占整体餐饮行业规模的30%-40%,近年来保持高个位数扩容,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所以,中央厨房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但也有很多中央厨房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央厨房有“钱景”但普遍亏损。对于初次尝试央厨项目的金龙鱼,会步入亏损“前尘”吗?(图源:金龙鱼官网)金龙鱼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94.83亿元,同比上升15.74%;归母净利润19.76亿元,同比下降33.47%;扣非净利润24.24亿元,同比下降38.05%。净利下滑三成多,形势不乐观,而尚处于爬坡期的杭州央厨对其来说仿佛也是“无济于事”。不过,面对疫情反弹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金龙鱼也彰显出较强的经营韧性。目前,金龙鱼在全国拥有已投产生产基地71个,并通过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工厂集合于一个生产基地内,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节约公司生产运营的物流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和规模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从杭州央厨项目来看,金龙鱼也算初步实现了降本增效。公司不但综合考虑了当地人口、市场空间等因素,临近现有的综合性工厂,直接快速地配送米、面、油、调味品等原料到中央厨房,而且还通过集中运输、批量配送减少了物流运输环节的费用、以散装形式运输减少了包装材料的消耗。(图源:金龙鱼官网)毋庸置疑,中央厨房满足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工艺技术稳定等需要,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现下,金龙鱼积极布局中央厨房业务是为了顺应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着力打造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闭环,持续加速打造自身的预制菜业务。除了杭州央厨外,金龙鱼于重庆、廊坊、西安的央厨项目预计也将于今年投产,在广州、天津、郑州、太原、温州、海口、贵阳、淮安等20多个城市也已确定建设央厨项目。(图源:金龙鱼官网)因而,金龙鱼未来的发展重点,除了在现有的基础上精耕细作,还需深入布局健康食品研发、生产和中央厨房项目,持续开发多样化、个性化产品。如果金龙鱼能够将强大的品牌、渠道网络资源以及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完美整合,中央厨房则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有可能成为其新的增长曲线。·END·编辑:烦烦设计:大帅审核:矛石声明:本文根据企业财报、公告及公开信息整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行业交流,不作投资建议。《调料家》会员产品推荐每一位调味品人都不容错过!重磅来袭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周报丨全国糖酒会11月10日至12日在成都举办;海底捞将开启“轮值首席运营官计划”;金龙鱼:目前杭州央厨产能仍处于爬坡期

本周头条1、“轻盐”成新风向,调味品减盐要跟风吗?(点击标题阅读全文)9月15日发布的《新华·中盐减盐健康指数报告(2022)》显示,中国减盐健康水平不断向好发展,居民对健康减盐的认知度与认可度逐步提高。上到国家高度重视减盐健康工作,减盐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到普通消费者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减少高钠饮食是预防慢性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策略。前有“无糖”在食品饮料行业刮起一阵减糖风潮。以“无糖”理念迅速崛起的元气森林4年估值140亿,赚得盆满钵满。一时间,标注着“0糖”、“0卡”等标签的无糖饮品琳琅满目。而今,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轻盐”越来越受青睐。越来越多的“轻盐”元素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面对“轻盐”风向,调味品似乎正在刮起一阵减盐风。2、川调趋势丨21道箴言之十二
2022年9月24日
其他

川调趋势丨21道箴言之十二 “掌握绝对分配权”

(点击播放,为您朗读本篇推文)2022年8月25日,中国川调发展大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活动中,来自调味品行业的多位大咖,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质,发表了诸多引发行业共鸣的精彩观点。《调料家》专程将这些观点整理成文,以21道箴言,助力川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借鉴他们身上的发光点,为川调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打破思维的枷锁,在川调未来发展之路上大家携手相伴,鼎力前行。申唐产业董事长、九眼桥品牌创始人
202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