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提升亚洲服务文化,都需要点啥?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了51.6%,比工业高出了11.8个百分点,从业人数达到3.38亿人,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产业。


服务业对中国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而要进一步提升服务价值,就势必要打造出“服务文化”。


但具体要怎么做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洪瑞云教授,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授简介

ANG Swee Hoon|洪瑞云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市场营销学系 副教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市场营销学 博士

研究领域:广告创意、跨文化消费者行为和品牌个性


海外游客常常对亚洲的服务赞不绝口。简单搜索一下全球领先的旅游网站“猫途鹰”,就能看见不少此类好评,有的夸奖泰国服务的微笑和热情,有的对国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机上服务赞不绝口。


猫途鹰上,游客对泰国酒店的好评。


除此之外,许多公司也慕名而来。包括思科在内,多家公司选择在菲律宾设立呼叫中心。这是因为,菲律宾人不仅拥有高学历、较强的英语能力和较低的人工成本,更相当的有耐心——在需要处理大量投诉和咨询时,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性格特点。“Malasakit”(菲律宾语),即同情心,已经作为国家价值观融入了菲律宾的文化中。

 

至于日本人,则几乎把服务升华成为了一种艺术。日本的“おもてなし” (omotenashi),即“待客之道”,追求事先预见和满足客人的需要并以此为傲。这种文化,从小就被深植日本人心中。


一家日本餐馆的指示牌上写着おもてなし,表示自己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并非都是好服务


我在亚洲长大,也经常前往各个亚洲国家旅行。但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却往往和前文描述的极为不同:在零售行业中,许多销售人员都不会主动帮我确认,另一家门店是否有适合我的尺寸,更有甚者会直接拒绝此类要求。另外,如果在店里待了很久却没有买东西,有时还会被要求离开。

 

相比之下,美国的销售人员则不但愿意帮我查询,甚至还会提出可以帮我预留起来。

 

最近我去了趟香港,而当我在光顾一家很受欢迎的香港餐饮连锁店时,却倍感震惊。那里服务态度几乎是粗暴的,工作人员不搭理客人提出的要求,还将餐盘随手推给顾客,让饮料都洒了出来。可就算这样,店外还是排着长龙。


一家香港餐厅内部,因为食客众多,服务人员常常无法顾及每位客人。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服务上的差距呢?至少有两个因素在发挥着影响:动机,和能力。


需要动机


第一,只有员工有了相应的动机,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餐厅知道会有顾客上门,就不会有改进服务的动机,因为只要门外始终有人排队,他们就无需担心自己的生计。

 

在2002至2003年的“非典”期间,尽管商业低迷,但香港的服务质量却大幅增加。而现今,病毒带来的恐惧已然被遗忘,经济也趋于平稳,工作有了保障,客户意识却随之下降。

 

为了激励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他们就必须接受培训,以理解为什么优质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冲顾客叫喊说浪费了她的时间,并让顾客离开店铺的女店主也需要明白,花在无消费顾客身上的时间,也是生意的组成部分。

 

这同时也意味着,要为和顾客打交道的前线岗位,招募合适的人才。每个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有些人喜欢帮助别人,有些人则缺乏耐心。


重在培训


第二,员工需要接受工作流程方面的培训,以提供高水准的服务。酒店,航空公司和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并不断地练习服务流程。工作中,他们将面对各种情况,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时刻做好准备,更要能够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

 

在新加坡航空公司,乘务员们会接受为期15周的课程,学习软技能的同时,也需要了解诸如具体飞行任务、危机管理等硬技能。

 

当时间紧张时,服务提供方必须选择在哪位客户的身上多花时间。因此,企业也必须通过培训,让前线员工拥有判断不同客户类型,并采取适当接触方式的能力。“一刀切”的服务体系是无效的。


对员工的培训是极为重要的,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培训。


就像日本人在非商业环境中,教导年轻一辈“待客之道”,并促使这种文化融入日本服务业一样。持续且全面的培训,以及在岗实践和必要的监督,可以将服务精神植入每名员工内心。

 

对于没有办法提供正式培训的小型组织,准确的指示和密切的监督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在这之上,招聘合适的人选更是重中之重。


顶级服务


如果亚洲要把服务作为其主打之一,那服务精神就必须超越酒店、航空公司这些传统服务提供方,进而融入大小各类组织中。新加坡等一些政府,就资助了不少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项目。

 

例如,新加坡的全国性运动“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为社会各阶层的新加坡人,提供了发掘自身最大潜力的好机会。该运动提供了各类课程,比如学习恰当的服务用语,和通过“服务流程再设计”来实现转型等。

 

如果国家能够长期提供培训,人们就会把接受培训视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并会始终如一地提升自我、向前迈进。就像日本的“待客之道”一样,当组织或国家能够持续提供培训时,通过培训提升自我的想法也就会融入社会文化之中。

 

理想情况下,企业应该带头改善服务态度。但当资源紧张时,在服务上的投资则可能会带来一定挑战。政府的推动力量,对于在亚洲建立长期持久的服务文化,将会是极为必要的。





翻译、校对:李嵩皎

编辑:杨嘉铭 | 制作:秦豪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福布斯Forbes网站,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The Key to Improving Asia’s Service Culture

本文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综合整理编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以下学者名字,查看更多评论文章或视频


陈龚涛 | 陈学良 | 陈仁宝 | 陈素娟 | 楚军红 | 戴家宁 | 段锦泉 | 方博亮 | 方若莲 | 傅强 | 何龙 | 洪瑞云 | 胡震禹 | 黄宝金 | 黄幸亮 | 柯滨 梁国民 | 梁慧思 | 廖文良 | 李真 | 林金玉 | 林玉萍 | 李利伦 | 李仁 | 刘其章 | 刘玉添 | 卢耀群 | 麦润田 | 麦珂 | 钱瑞安 | 钱文澜 | 任启智 | 宋照礼 | 武耀恒 | 肖萍 | 谢慧贤 | 杨楠 | 杨贤 | 张俊标 | 张世进 | 张岩 | 钟基年 | 周正芳

 

Alex CAPRI | Andrew DELIOS | Ashok CHARAN | Daniel MCALLISTER | DE PATER, Irene Elisabeth | Johan SULAEMAN | Jayanth NARAYANAN | Jussi KEPPO | Jumana ZAHALKA | Kulwant SINGH | Laina GREENE | Marleen DIELEMAN | Markus TAUSSIG | Michael FRESE | Nitin Pangarkar | Remus ILIES | Richard ARVEY | Robert KIMMEL | Sarah CHEAH | Simon Poh | Sumit AGARWAL | Prem SHAMDASANI | Tambyah Siok Kuan | Thompson TE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