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Oracle收购Cerner看医疗IT行业机遇|国君计算机李沐华

李沐华、李雪薇 计算机文艺复兴 2022-11-05


行业深度系列


— 作者:李沐华、李雪薇 —


1. 甲骨文、塞纳或强强联合,重塑医疗信息化市场


1.1. 医疗数字化市场巨大,国际IT巨头相继涌入


医疗IT发展前景广阔,消费者需求+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增长。医疗数字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医疗保健IT市场规模为742亿美元,预计在2022-2028年内将持续以10.7%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约为328亿美元,占比47%,复合年增长率可达37%;医疗数字化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占比约为43%,且在未来呈现20%的年增长。IDC预计,到2024年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亿元人民币,2019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13.7%,医疗服务应用软件将处于持续升级中。市场的增长来自于多因素推动:不断扩大的网络覆盖范围和不断改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广泛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也在改善着 IT 基础设施,正在推动着医疗保健信息化市场增长。此外,医疗服务需求方对有效治疗和高效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医疗行业从业者对新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预计也将在长期内推动市场增长。


外拓医疗数字化业务格局,收并购价格水涨船高。甲骨文与塞纳的强强联合已经不是大型科技公司第一次进入医疗保健领域,自2015年起,众IT巨头已开始瞄准医疗数字化与健康数据这一具备庞大潜力的市场。2018年,IBM便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医学成像设备提供商Merge Healthcare,并将其技术整合到以云端为基础超级电脑业务——沃森(Watson)之中。2016年,IBM以26亿美元收购医疗数据和分析的供应商Truven Health Analytics。2021年4月,微软发布公告,将以每股56美元、总价19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人工智能及语音技术公司Nuance,希望通过旗下相关业务与Nuance的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整合,以提升公司在AI+医疗领域的实力。在此之前,微软最大一笔收购案是2016年以262亿美元收购社群网站领英(LinkedIn)。从收并购的交易额上看,自2015年以来,交易量级已从十亿量级迈向百亿量级并已接近三百亿,屡破新高,可见医疗数字化市场发展前景庞大,争得各大科技巨大相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行布局。同时,甲骨文对塞纳的收购可正向激励其他科技公司采取类似收购行动以拓宽业务布局。


借助优势产品,内生医疗数字化相关服务。除对外收购外,各科技公司也借助旗下已有产品以衍生医疗数字化相关服务。a)在2020年,微软便发布面向医疗保健行业的的云服务——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医疗专家可以使用Microsoft Teams对患者进行虚拟诊疗、日程安排,并利用Microsoft Azure,通过医疗设备远程实时监控患者的病情。b)亚马逊也在借助其旗下具有强势市场地位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业务,朝着医疗领域大举进军。2020年11月,亚马逊设立Amazon Pharmacy服务,并与Prime业务进行联动,如在保险之外购买非专利药,Prime会员最高可享受80%的折扣、下单2天内送达等优惠。关于在线诊断,亚马逊也曾推出面向企业员工开放的Amazon Care,以期削减员工医疗费用,并在作为试水以在成功运行之后推销改业务至其它企业。c)谷歌在医疗数字化领域进行了大量战略尝试。早在2008年,便推出严肃医疗保健项目Google Health,至今历经多次关闭及重启,彰显谷歌进军医疗数字化领域屡败屡战的决心;并在2013年和2015年成立Verily和Calico两家公司,在衰老生物学,药物开发和精准医疗等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尝试。


1.2.技术赋能塞纳电子病历业务,入主医疗信息化市场


甲骨文拟斥资283亿美元收购塞纳,或为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收购。2021年12月20日,甲骨文(Oracle,股票代码:ORCL)和塞纳(Cerner,股票代码:CERN.O)联合宣布,甲骨文以每股95.00美元或约283亿美元的股权价值,以全现金要约的形式收购塞纳。交易预计将于2022年完成;交易后,塞纳将作为甲骨文内的一个业务部门,以维持和发展塞纳的社区影响力。此次收购是甲骨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交易金额是公司第二大交易的三倍,即2005年以1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仁科(PeopleSoft)。


甲骨文软件优势突出,早有布局医疗信息化。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之一,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集成云平台和云服务,以创新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数据即服务 (DaaS)技术助力企业发展。目前涵盖的行业众多,包括金融服务、电信、公用事业、制药、酒店、零售、食品和饮料、建筑和工程、制造和政府。在此之前,已经对医疗领域有所涉及,但是并不深入。早在2007年,甲骨文就已在医疗领域有所布局,积极探索包括医疗保险、云上医院等业务在内的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可能性。但是,甲骨文作为老牌IT公司,没有医疗领域的业务积累,无法突破医疗行业壁垒,此前在其中的涉足非常有限。


甲骨文+塞纳业务互补,助力甲骨文进军医疗保健市场。塞纳是医疗数字信息领域领先的电子病历(EMR)供应商,在电子健康信息现代化、改善护理人员体验、临床自动化、简化医疗管理工作流程方面拥有超过 40年的经验,提供从电子健康档案(HER)到电子病历(EMR)再到医疗设备硬件等一系列健康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而在合并后其主营业务可以对甲骨文想要进军的医疗保健业务进行补充。二者致力于通过业务整合,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为个体患者和社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使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水平焕然一新。从财务指标看,在交易结束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中,此次收购将在非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的基础上增加甲骨文的收益,并在第二个财年之后贡献更多收益。随着甲骨文将塞纳的业务扩展到全球更多国家,塞纳将成为甲骨文未来几年主要的额外收入增长引擎。根据IBISWorld的数据,塞纳在电子健康记录业务中排名第二,2021年市场份额约为16.6%,仅次于市场份额为23.6%的Epic Systems。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看,医疗保健市场庞大但分散,收购塞纳将使甲骨文成为其中领先的技术公司,以巩固甲骨文的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并在医疗保健与生命科技这一不断增长的垂直市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带来医疗保健与生命科技数字化行业的广泛客户基础。同时,甲骨文这一具备创新性的跨行业收购,也会激发其它IT巨头在医疗保健行业开拓的可能性和新思考。


技术赋能EHR,形成开发+产品双优势。1)一直以来,塞纳的业务严重依赖传统软件以及服务销售,不具备技术领先地位,收购后可借助甲骨文的技术积累提升系统开发速度并降低系统开发成本。a)开发速度:可借助甲骨文一流的资源、基础设施和云功能,加快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步伐。b)开发成本:推动系统建设数字化、现代化,大幅降低关键行业IT 总成本。2)同时,结合甲骨文先进技术,二者合作打造的电子病历系统将具备强大的产品优势,能够实现更互联、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IT产品。a)高效。在合并后,将采取语音识别技术作为电子病历信息输入的手段,加快电子健康记录(EHR)现代化工作。因此,基于语音识别的EHR的普及能够减少医生记录病历的系统操作时间,在减轻医生负担的同时,也使医生能够花更多时间照顾病人。b)顺畅。在甲骨文Gen2 Cloud上运行的塞纳系统将24小时x7天x365天可用,目标是在医疗环境中实现零意外停机。c)安全。系统只有经过特别授权的医疗专业人员才能访问患者数据,运行系统的IT专业人员无法查看患者数据。因此,高效、顺畅、安全、智能的EHR产品也有足够强大的吸引力促使医疗端服务人员选择,从而发挥产品优势以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


2. 加速云技术迁移,推动医疗保健数据驱动新范式


甲骨文云市场份额薄弱,小众玩家难敌市场领导者。在开拓甲骨文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力外,本次收购有助于将塞纳的大量医疗、健康数据纳入甲骨文的云服务(据亚马逊官网显示,塞纳于2019年起选用AWS云服务),还可提振甲骨文的云计算和数据库业务。作为营收排名全球第二的软件制造商,甲骨文以数据库产品闻名,但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一直举步维艰。根据Gartner的报告,甲骨文的云市场份额约为2%,排名第五。根据甲骨文财务报告,2020年公司云业务增长了4%,增幅相对较小,远落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Q1甲骨文市场增速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面对微软和亚马逊的行业领导地位,甲骨文为市场中份额较小、增长较慢的小众玩家。


塞纳助力甲骨文开拓医疗领域云计算业务,占据技术、市场立足点。对塞纳的交易给甲骨文带来了医疗保健行业的巨大技术立足点,虽在整体云市场中落后于亚马逊等行业巨头,但可借助塞纳医疗业务,开拓在医疗系统这一细分领域的云基础设施增长点。1)此前,塞纳已有名为IT Works的外包项目,以临床为重点,且为部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完全集成的托管服务,覆盖包括应用程序、技术、PMO、服务台、软件培训以及软件开发在内的子业务,且提供软件服务支持客户对云基础设施进行前期投资。2)甲骨文的自治数据库、低代码开发工具和语音数字助理用户界面能够快速实现塞纳系统的现代化,并将它们迁移到Gen2云。当塞纳的医疗保健客户将其旧有系统与应用转移到云端,或更新云产品时,更有可能凭借之前良好的业务合作基础,采用甲骨文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因此,甲骨文可借助塞纳已有的客户基础在医疗保健细分领域的云市场进行深耕并掌握未来的业务订单和市场话语权。同时,对于塞纳与甲骨文等云产品开发商而言,云产品铺设成本低,维护方便,可形成较高的毛利率。


医疗保健行业云化趋势明显,用户、行业双向受益。根据医疗软件的部署方式,可分为基于云与网络的平台,及基于本地的平台。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全球已有75%的医疗机构部署了基于云网络的电子健康记录软件,这一比例还将在未来保持更高的增长。1)对于用户而言,a)云可提供更轻松的医疗记录访问。基于云的健康管理数据可通过互联网实现跨多个平台的无缝数据访问涵盖多专业的医疗机构,因此能够保证管理的有效性;b)云可实现更低的维护成本,带来更高的成本效益比;c)同时,云可在高负载工作中保持顺畅的运行体验,软件易用性更强,如在甲骨文Gen2 Cloud上运行的塞纳系统可以保持全年365天加全天24小时可用不停机,大大满足了医疗这一特殊行业所要求的实时性。2)对于医疗行业而言,云架构可带动以数据驱动的临床诊断与电子医疗。随着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渐饱和,以数据驱动的临床诊断与电子医疗将成为医疗IT建设的新增长点。基于云计算和海量数据库的医疗解决方案能够通过按需访问提供巨大存储资源,将为传统医疗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与创新——转变医疗保健服务,使医疗从业者能够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将塞纳在其电子健康记录系统中收集的数据与甲骨文强大的数据分析潜力结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工具发现病历模式并预测有效治疗方法,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信息进行医疗突破,解决疑难杂症,也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是高门槛、高监管、长周期、长链条的复杂系统,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进行前期研发并长期投入,同时,需要满足监管要求以获得认证,因此对于甲骨文而言,涉足数字医疗需要实现医疗保健与前沿技术的高难度“破壁”。


3. 对我国医疗IT行业发展的启示:建设医疗云打通数据孤岛,语音识别优化服务体验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构成中,电子病历(EMR)与电子健康记录(EHR)处于核心地位。而塞纳作为美国老牌电子病历软件供应商,其战略演变与业务优势可为我国医疗IT企业提供借鉴。


云平台助力高效互联,推动各级医疗机构数据聚合。在我国,各级医院所采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不统一:部分医院引入海外信息系统,语言兼容性程度低,容易导致非结构化数据无法被更高层EHR兼容。而在国内,由于公立医院的属地化管理模式,不同属地的医疗机构之间市场化程度低;针对同一地区,医院之间的内部流通网络也非常狭窄,难以形成高效连接;即使是在同一医院,由于国内的软件开发商和承建商各自为政,也会在合并或收购之后更换各自的系统,这就会导致已存在的就诊、就医信息难以连通并顺畅转接。同时,EHR在记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若存储在本地,容易出现传输速度慢、联通程度低、维护成本高等三大缺点,迫切需要能负载海量数据的云端存储平台和传输渠道。而在2021年12月27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印发,《规划》围绕确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10项重大任务。其中,在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里,要求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创造舒心就医新体验。并建设一批医疗重大基础平台,加快建设医疗专属云,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互认和业务协同,建设权威统一、互通共享的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因此,通过建立云医疗平台,以助力各大医疗机构进行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整合将成为未来医疗IT所重点关注的趋势。


我国行业龙头已启动云化转型,云平台助力医疗效率跨越式提升。1)2020年,创业慧康便启用全新一代大型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HIS);2021年4月,慧康云升级至2.0版本,为医疗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2021年12月29日,基于创业慧康云架构的智慧医院系统在台州医院成功上线。产品端,慧康云医卫操作系统可助力系统可用性大幅提升,覆盖医院各业务领域系统间的全面集成,大大提高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针对机构间的协调管理,慧康云HI-HIS以新一代基于领域模型设计的微服务架构医疗信息系统为底座,注重多组织架构的业务流程协同、决策预警和战略管控,实现院内业务一体与医卫健一体。2)2020年4月18日,卫宁健康旗下新一代医疗健康科技产品WiNEX问世,标志着基于中台思维的医疗数字化转型平台逐渐从概念落地为实体平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三大中台有效突破了医院传统信息系统架构的瓶颈。聚合性数字化平台的特质也在有力推动WiNEX构建全面、丰富、专业的知识体系——WiNEX覆盖30万+医学知识条目;同时,WiNEX通过数据缓存和服务聚合,减少了磁盘访问和请求交互次数,提高了数据读取的响应速度,能够实现一般业务毫秒级响应,核心复杂业务平均1秒。截至2021年末,WiNEX已在全国220余家医院落地,覆盖25个省份,兼顾多类型医疗机构。


应用语音识别技术,优化医生使用体验。目前,随着结构化电子病历的逐步实施和EHR系统在医院的渐进式使用,临床医生传统的病历书写方式已得到改变。医生需要在医疗卫生服务等有关过程中采集居民健康信息,通过市区两级数据平台进行汇聚,从而建立并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然而在实际就诊的过程中,由于EHR系统的易用性不足,常常出现医生录入数据敷衍、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质量低等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传统的转录技术转向更为复杂的医疗转录系统具备可行性,可大大减少转录时间并提高转录的准确性。根据Mayo Clinic最近的一项研究,医生每花1小时与患者面对面接触,就会在EHR和案头工作上花费1到2个小时。2020年9月,微软与Nuance已经达成合作,医患双方可以在带有Windows系统的办公设备上,借助专业医疗语音识别产品——Dragon MedicalOne,根据医患的对话内容实时进行语音转录文字,同时可声控免提语音界面访问信息。2021年4月,微软宣布以197亿美元现金收购Nuance,致力于更好地将Nuance的语音识别技术用于微软医疗云产品中。因此,我国医疗IT可借鉴塞纳的IT产品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减轻医疗专业人员行政工作负担,降低整体医疗保健成本,并增加他们直接照顾患者的时间以打造更好的医疗体验。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医疗信息化相关报告

1.全球黑天鹅起飞,有长逻辑的医疗信息化还能继续看多(深度)

2.互联网医疗:是昙花一现还是春天来临?(深度)

3.再谈互联网医疗:只予英雄作战场(深度)

4.医院互联互通建设开始了这么多年,还剩下多少市场空间(深度)

5.卫宁健康:龙头站上风口(深度)

6.久远银海:决战医保信息化(深度)

7.思创医惠:智能开放平台详解(深度

8.麦迪科技:临床信息化龙头(深度)

9.关于医疗IT,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 产业调研

10.十五年医疗IT老兵如何看行业空间 | 产业调研

11.从解放军总医院看医疗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 产业调研

12.互联网医疗公司盯上了医保门诊统筹资金 | 产业调研

13.大型三甲医院专家怎么看互联网医疗?| 产业调研

14.大型三甲医院如何选择供应商?| 产业调研

15.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细分领域IDC数据大汇总

16.青海医保省平台订单背后的秘密:行业大洗牌,有一家公司异军突起

17.疫情之后,区域医疗投资落地方式跟你想的不一样 | 产业调研

18.专科医院如何看待医疗信息化?| 产业调研

19.医保控费之路该如何走(30页PPT)

20.久远银海:医保IT大赢家(深度)

21.创业慧康:一个公共卫生信息化龙头的成长史(深度)

22.医疗信息化2020年订单总回顾(深度)

23.医保信息化订单回顾:省级医保招标过半,格局日渐清晰(20页PPT)

24.如何研究一家医疗信息化公司?

25.久远银海:业绩符合预期,现金流表现优异

26.平安好医生:千亿巨头的互联网医疗破局之路(深度)

27.2021年Q1医疗信息化订单回顾:开年需求强劲(附PPT)

28.一张图看懂医保建设进度及格局

29.一张图回顾医疗IT五月订单 

30.久远银海:医保龙头地位确立(深度)

31.县域医共体迎来自发、加速、扩张三趋势(深度)

32.2021年H1医疗IT订单回顾:千万级订单倍级增长

33.医渡科技:毛利率上升验证盈利模式(深度)

34.卫宁健康:踏上千亿之路(深度)

35. 医疗信息化订单7月小幅回落,公卫订单持续增长

36. 三甲医院一通猛建,带来信息化大机会

37. 久远银海:暴涨的原因

38. 8月医疗信息化订单小幅下降,千万级同增

39. 医疗信息化九月订单统计:回暖明显,千万级别订单规模更大

40. 医疗信息化:何日重现辉煌?

41. 医疗信息化:10月订单环比下降,全年依然看好

42. 医疗信息化:11月订单环比大幅增长

43. DRG/DIP建设加速带来医保端信息化多少增量空间(深度)

44. 2021年年度医疗IT订单回顾

45. DRG/DIP建设加速带来医院端信息化多少增量空间(深度)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