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忆 | 荣耀40年:师大女足前传

康国卿 CBR传播人 2022-08-07

▲1982级体育系女足队员和教练的合影


记者丨梁民达 俞露 何绮慧 陆旭 左琪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丨Nobita

 

第一次踏上雷恩洛里昂路球场的草皮,中国女足队长吴海燕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记录下球场各类细节和大战将至的心情。“我们对这次世界杯期待了很久。”

 

四年一度的女足世界杯正在法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因为吴海燕的存在,师大人对国家女足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第一场比赛中国女足0:1负于德国女足之后,师大女足教练朱桂林作为吴海燕的研究生导师第一时间向学生发信息鼓励,吴海燕回复说:“会继续努力!”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相比男子足球,女足的发展历史要短得多。1971年,国际足联才正式将女子足球列入发展议程。1983年,中国女足才有了第一届女子国家队。

 

鲜有人知的是,师大早在1982年就在全国高校率先有了女足队伍,师大第一届女足队员只训练了3个月就代表江西走进全国赛场,与各省专业队角逐,两获“精神文明奖”,队员入选最佳阵容并进入第一届女足国家队征调名单。在她们的故事里,寄存着师大女足的荣耀与初心。


▲2017年,朱桂林(后排左一)率师大女足参加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合影(后排右二为吴海燕)

 

1.

1952年,臧连明出生在上海——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发端的城市。九岁开始,他进入上海市卢湾体校学习足球。1969年,17岁的臧连明听从毛主席一声号令,“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作为上海知青下放到江西赣州农村。

 

在农村的日子不长,江西省体委得知赣州有了个上海来的足球运动员,马上把他调到了江西省体工队,为省足球队效力。

 

那时的臧连明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打算,“以后肯定是要当足球教练的。” “只当第一,不当第二”,做足球教练还不够,一定要做有大学文凭的足球教练。中国有文凭的足球教练那时几乎没有,他果断向组织提出要求:“我要读大学。”

 

1974年,臧连明成功进入江西师范学院体育系,就读体育教育专业。他进校的时候,江西师范学院从井冈山沟边搬下山才两年,体育系复办恢复招收了第二届学生。师大校园里破破烂烂,田径场刚刚从省委党校手里收回,经过2个年级的学工学农,拉石灰煤渣填土,稻田才重新恢复为田径场。

 

臧连明作为职业球员开始在这块泥巴地上驰骋。那时师院无论是足球教学还是足球比赛水平都不高,他既要作为学生听课,更要作为足球“助教”亲身示范,指导其他同学踢球。直到1977年,因为技术水平出众,他正式留校任教。

 

2.

1978年是充满转折意味的一年。

 

那一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此同时,女足的星星之火在云南、陕西、辽宁等地燃起。

 

参加完当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时任体育系副主任(主持工作)的胡绳尧回校传达大会精神。他从大会了解到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展了女子足球运动,胡绳尧心想,为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我们东方无产阶级不能做到?

 

江西师院体育系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中学体育老师,可有的中学直接提出不要女体育老师,因为女体育老师不会踢足球。已经是体育系教师的臧连名在一次闲聊时回应胡绳尧主任:“我们体育系女生完全可以学会。”

 

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筹拍电影《飞吧,足球》,剧组面向全国遴选演员。除了外形好,具有一定的表演基础,还要足球踢得好。臧连明作为仅有的2个职业球员参演并饰演守门员一角,另一位职业球员就是后来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朱广沪。


▲《飞吧,足球》剧照,右二为臧连明

 

臧连明和朱广沪二人睡上下铺,有一次臧连明腿上的老伤发作,痛得翻来覆去,朱广沪为了照顾他,几乎一夜没合眼,一直陪伴在他身旁。那时的他们肯定没有想到,将来的他们,一个会执教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另一个会在推动校园足球发展上大有作为。

 

经历一年的拍摄后,臧连明回到师院继续任教,同时兼任师院男子足球队的教练。1980年,体育系男足夺得南昌市足球甲级联赛冠军。不过,“只当第一,不当第二”的臧连明一心只想带出全国冠军。他想突破“禁区”,向系里提出要建立一支女子足球队。


▲臧连明(左二)和朱广沪(左一)

 

3.

1982年9月,全国首届“女子足球邀请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球队在首都绿茵场上展开角逐。时任副总理万里同志亲自观看并指出:女子足球大有希望。

 

臧连明和王祚池被体育系派往学习,全程观看了这次赛事。他们返校后立即向系、院领导汇报,并引起时任副院长关键的注意,关键副院长积极主张尽快成立江西师院女子足球队。

 

仿佛是命运的刻意等待,1982级体育系的女生们一入校就迎来师院首支女足的建立。

 

臧连明从体育系新生里物色了一批人免试入队,其他人想进女足得先通过选拔。

 

陈文菁不在免试之列。本无意加入女足的她不服气,她负气报名参加选拔,选拔通过了却不进队。“难道我就比她们差?”

 

身体素质是天生的。早在南昌县向塘中学,陈文菁就是体育能手,三项全能、五项全能比赛,从不训练却从来都是拿第一。

 

“我不打了!” 得到别人求之不得的入队机会,她来了这么一句,扭头就走。

 

“你不打为什么来参加考试?”刚进大学的陈文菁被臧连明一句话给吓住了,只好乖乖留下来。

 

有人误打误撞,有人左右为难。艺术体操是绷脚尖的,足球是勾脚尖的,“你不能两者都选。”艺术体操老师要求屈丽萍必须在女足和体操之间做出选择。屈丽萍中学练过足球,刚刚建立的女足需要有经验的队员,最终她放弃体操选择了足球。

 

4.

比选择更难的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臧连明带女足的目标只有一个:“用四年时间带出全国第一。”不吃苦怎么出成绩?


▲女足和男球员进行实战比赛训练

 

胡绳尧主任在动员会上讲了三点,其中一点是:“你们女的是半边天,男的能做到,女的也能做到,如果说你做不到就不要参加这个足球队”

 

“那时的训练不是苦,是非常苦。”第一批女足的22个姑娘,每天下午三点准时训练。有太阳就晒着,有雨就淋着。操场没有草皮,一下雨她们就像在泥塘里抓鱼。

 

为了练耐力,每天的长跑是从青山湖跑到八一广场,教练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有的队员实在熬不住了,就趁教练没注意偷偷坐两站公交车再接着跑。

 

女足刚刚成立不久,战术训练以防守为主。助理教练艾榕湘一边训练守门员,同时也给其他队员进行头球训练。作为前国家手球队队员的艾榕湘,力量大,手抛球笔直地往那些十七、八岁的姑娘们头上砸,打得她们鼻青脸肿,“头发都秃掉一块”。

 

铲球是防守必备的技术。前锋队员带球过来,其他人练习放铲,直到最后所有队员大腿伤口发炎化脓。

 

“每次我们都是边哭边训练,是真的艰苦,都是现在的自己没办法去承受的辛苦。”这支女足的大多数队员,至今身上还带着当年训练、比赛时留下的伤痕。

 

1982年秋天的校运会上,女足进行了一场表演赛,这是她们的第一次正式亮相。省电视台还专程前来拍摄,向全省播放了这场“表演赛”的几个片段。《江西师院》报道她们说:“虽然技术还显得稚嫩,但锋芒初露,给观众留下了可喜的印象。”

 

12月初,这支球队应邀赴樟树,与当时的省女子足球冠军清江队展开友谊赛。在风雨和泥泞中,师院女足以4:0大获全胜。从此,师院女足的影响扩展到了校外,走进了省体育界的视野中。

 

5.

初出茅庐的女足急需一个更大的舞台。


1983年1月“中国首届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广州举行,江西省体委争取到参赛权后,决定派江西师院女足代表江西,出征广州。

 

省体委对师大女足寄予厚望,提议派教练帮她们训练。当时校体委副主任李建平却直言拒绝:“你们教练的水平太低了。”

 

省体委对此意见很大,无意再为师院女足提供经费等更多支持。所以虽是代表江西出战,女足姑娘们却只能穿印着“江西师范学院”的队服。

 

冬天到了,大赛来了,训练更辛苦了。手冻裂,脚踢肿,膝盖摔破……这都不算什么。李菲菲训练时,直接被踢落了一颗门牙。胡春明在训练期间接到父亲病故的电报,只赶回家中料理了三天,就忍着悲痛返队训练……

 

姑娘们在训练中进步很快,与她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对应的,是当时体育系困难的经济状况。

 

当时条件苦,学校没法专门给女足拨经费,“关键副院长给了女足很多支持”,平时训练和去广州比赛的开支,关键副院长想办法从其他渠道批了一点下来。因为经费紧张,出征广州差点难以成行。姑娘们主动表示:“我们住最差的旅馆,吃最差的伙食。”

 

李建平、王祚池领队,臧连明、艾榕湘任教练员的“江西队”提前到广州备赛的时候,组委会还没有安排住宿,别的队伍住酒店,师院姑娘们就在体育场的看台底下打地铺。

 

当时全国的女子足球刚刚起步,一共十二支队伍参赛,只有江西来的是一支大学生队,其他都是省体工队。站在广州赛场上的时候,师院女足只经历了三个多月的训练,而有的队伍“参加过正式比赛达154场之多”。

 

条件苦,经验少。时常坐在球场边上观看姑娘们训练的关键副院长出征前鼓励女足姑娘说:“对于比赛,我们固然应该尽量争取好的名次,但更应该注意打出风格来。我们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将来是为人师表者,比赛中也应该体现出这种精神风貌。”


▲关键副院长(后排左四)在运动场看望女足队员

 

首场比赛,江西对阵的就是组队两年有余的劲旅陕西队。陕西队是上一年“北京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的冠军,同时也是这届竞标赛的夺冠大热门。没有人会看好成立三个多月的江西队,场下的记者连报道都提前写好了,只等填上比分发稿。

 

虽然这场比赛以江西队失利告终,但师大姑娘们打出了精气神。上半场结束时,0:0的比分让所有人认为爆出了一匹“黑马”。

 

中后卫李国兰,个子虽然不高,又是拼抢,又是头球,使对方几个前锋临关难入。前锋龚玲是当时师大百米记录的保持者,速度快,绰号“发动机”,几次险破对方大门,引起观众一再喝彩。

 

臧连明至今对这场球都心感遗憾。球队赛前制定的防守反击战术非常奏效,在80分钟的时候有个球都滚到对方球门线上了,但是包抄的队员没有到位,错过了绝杀对手的机会。“要是这个球进了,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1983年中国首届女子足球锦标赛

 

后面的比赛中,广州下起了雨。泥水里,守门员方汉芳在扑救时被对方踢中脖子,仍忍痛坚持终场。焦淑萍的大腿被踢肿了,下一场打了封闭接着上。陈文菁打法猛,一场铲球达十四、五次之多,以致对方前锋看到她就躲。

 

几场比赛之后,云南队教练陈家庆评价说:“江西队体质不错,可以同辽宁、陕西、山西比体力,比斗志。但由于组队时间短,队员球性不熟,脚下功夫生硬,难能打出高水平。”

 

师大姑娘输了奖杯,赢了口碑。

 

“那时候的球队比现在的更有集体荣誉感。”替补队员刘琼,每天主动帮上场队员洗衣、打水。没有条件请队医,她就牺牲休息时间为上场队员按摩。

 

在广州,她们没有抽空逛过一次街,游一次公园。驻地离餐厅不过几十米,她们每次就餐都整队前往。接送球员,通常是两个队伍乘一部专车,她们总是整齐地坐一边,给友队让出另一边座位。

 

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师院女足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这种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让她们“得到各参赛队伍的一致好评”,获评“精神文明奖”。

 

当时的报纸报道说:“初出茅庐的江西队,组队四个月即来广州参加比赛,队员年轻有朝气,虽球性尚未成熟,但是面对强手却敢打敢拼,败而不馁,虚心学习,踢一步进一步,达到了锻炼队伍,提高自己的目的。”

 

1983年2月13日,农历大年初一。女足姑娘们步下列车时,正是凌晨,满城的鞭炮声,既是欢庆新春,也像在祝贺她们载誉归来。

 

对陈文菁而言,这天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当天是她的生日,而就在前一天,全国女子足球竞标赛大会公布了那届比赛的最佳阵容,陈文菁荣列其中。这个最佳阵容里的11个人,都是打算选入首届国家女子足球队的,辽宁队的董秋艳、李秀馥,广州队的林少玲,陕西队的孙翠环、王艳,北京队的阎芳,云南队的张泽林,山西队的乔月枝,等等。调函都来了,但陈文菁当时想着“先把学业完成”,放弃了进国家队的机会,毕竟那时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陈文菁入选最佳阵容后,被展示在师院橱窗的照片


回校后,领队李建平马上就向领导汇报成果,副院长楚冰很感动。一听说还要到长春去打比赛,她马上说“去去去。”

 

6.

去广州前,体育系领导跟省体委商量,希望能有一些补贴。他们说:“你们女子足球运动水平将来能不能达到省里水平,能达到省里水平,就代表江西队去外面比赛,一切费用都由省体委负担。”

 

在广州,师大女足用行动证明了一切。1983年8月,去长春参加“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时,省体委给了师大女足每人一套全新的红色尼龙队服外套,球衣上也正式印着“江西”。

 

在关键的争取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给女足每年7万元的日常经费,去长春还另拨了五千元的比赛经费。在臧连明看来,“当时的7万,相当于现在的100万还不止”。

 

除此以外,省教育厅也给了一些补助。这样一来,姑娘们训练的时候可以在食堂吃小灶,而且还能发“训练费”。“当时学校对球队的支持,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办高水平队的模式。”

 

她们从南昌到嘉兴,再从嘉兴出发,边打边练,一路打到了长春。实战化的备赛训练尤其辛苦,受伤出血都是常事。“拿绢布一包,接着打。”

 

屈丽萍摔伤了膝盖,伤口流脓发炎,第一天接受处理之后,第三天就上场了。一直到现在,她膝盖还有当时留下的伤疤。

 

陈文菁还记得,有一场球没踢好,臧连明叫她:“你过来,你过来。”

 

她站在球门那里,打死都不敢过去,过去就要挨打的。

 

臧连明一抬脚,陈文菁下意识侧过身,足球猛地从她脸边飞过。她一边害怕,一边在心里赞叹:“教练球踢得是真的好。”

 

“那个时候训练时度日如年,每天都是掰手指头过日子,半天过去了都很高兴。”


▲臧连明指导球员进行战术训练

 

这次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参赛队伍就比较多了,分为长春和西安两个赛区,28支队伍。江西队被分在长春赛区的B组,7个队一组,同组的北京队和天津队都是在广州时的老对手。

 

苦练的成果显现出来了。有了第一次大赛的经验和半年的实战训练,江西队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小觑的队伍。特别是陈文菁,每次比赛她镇守的那一边对方都只好派替补上场,她的铲球“要不就球留下,要不就把人留下”

 

“拖拉机、拖拉机……”,队员们模仿着朝鲜语语调唱着歌轻松上场,3:1赢了江苏队,2:0赢了内蒙队,7:0赢了火车头队。但大学生队毕竟还是学生队,面对老牌强队,打起来还是很吃力。

 

东道主吉林队,主场作战,实力强劲。球送不到前场,压力全都落在防守队员身上。到了下半场,后卫万美荣精疲力竭,一个球刚出脚,就被对方前卫截住,眼看就要被她破门,“当时心惊肉跳”,幸好被守门员方汉芳扑住。一场比赛下来,连守门员都感觉要抽筋。

 

虽然最后输给吉林队5个球,但“这只是队伍成长过程中的小挫折”,师院女足的进步也是明显的。在广州,师院女足曾0:4输给天津,但这一次0:0打平。只可惜,最后输了点球,以净胜球少一球的劣势无缘进入前四的争夺,也就失去了在西安进入决赛圈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姑娘们还是拿到长春赛区的第七名,而且再次荣获“精神文明奖”,焦淑萍被评为“精神文明”运动员

 

在赛后,当时国家体委竞赛司的足球处处长专程跑到吉林宾馆找到领队李建平说:“是不是你们江西师范学院的党委、领导很重视,下一届比赛是不是由你们办?”

 

在离开学校到长春比赛之前,李建平就和关键副院长约定每天晚上六到七点之间,打长途电话向他报告比赛结果,关键副院长就守在办公楼的总机旁。

 

那天晚上,李建平跟关键副院长汇报国家体委提出让学校承办比赛的事情。关键问李建平的意见,李建平说:“承办这个比赛有难度,但是按照经验,我们可以承担。不过这个经费就不得了,举办足球比赛要发纪念品,参赛有好几百人,这笔钱不简单,不知道学校能不能解决。”

 

他们第二次通电话再谈这个事情的时候,关键说上级组织已经找他开会,他行将调往江西大学任党委书记。“他说非要我们来办这个比赛的话,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经济上,但他仍表示可以以江大名义赞助经费予以支持。”

 

7.

这场全国的女子足球邀请赛终因学校的经济困难没能办成。但在1985年,师大首支女子足球队成立三年后,在臧连明的积极推动和广泛联系下,师大体育系向全国高校的体育系发出邀请,举办了“首届全国高等院校体育系女子足球邀请赛”。

 

这次赛事由《体育报》主办,省教育厅、省体委等和我校共9家单位联合举办。参赛队伍有山西大学、山西师大、河南大学、湖北大学、山东师大、上海师大、杭州大学、华中师大、福建师大和我校10支队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师范学院在1983年11月正式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这些姑娘们第一次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参加正式比赛。

 

“这次比赛,对于我们来讲比较轻松。”给万美荣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河南大学队。她们是北方球员,个子大、力量大,体质占优。但经过三年的系统训练和两次全国大赛的洗礼,尽管81级队员龚玲、肖琪等已经毕业离队,但师大女足的灵活配合和技战术远胜她们。

 

十三天的激烈角逐过后,师大女足以六战六胜不失一球的优异成绩夺取桂冠,并荣获“精神文明队”称号。在闭幕式上,省妇联主任段火梅宣布,授予江西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省“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


▲师大女足在首届全国高等院校体育系女子足球邀请赛赛后合影


一百六十名运动员要参加英语考试。既比技术,又比文化学习,是本届比赛的另一大亮点。不过在在臧连明看来,这次赛事争取来了省内几所高校等十家单位的热情赞助,甚至鞋子都是石家庄长征鞋厂赞助的,他认为“这其实是社会体育的雏形,我们走在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前面。”

 

8.

三年里,南来北往,风雨兼程,较量过全国各地专业女足队的师大女足,站在了远高于其他大学女子足球队的发展水平之上。

 

这次比赛之后,臧连明被借调到国家体委足球办公室,负责女足训练及科学研究。女足队员们也依次从江西师大毕业。

 

她们大都被分配到省内的各大高校当体育老师。屈丽萍去了江西财院,江财没有女子足球课,这一次她不用左右为难了,能选的就只有艺术体操。

 

万美荣在南昌职业师范学院教了一届足球之后与她的体育系同学杨德敏结婚生子,后来就没再教过足球。尽管如此,每当杨德敏说要踢足球比赛,她都会调侃他:“你踢了一辈子都只能在省里踢,我第一次比赛就到了全国。”

 

龚玲去了上饶师专,结婚后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只上公共体育课,女足和田径都没再带过,“发动机”的外号也再没有人叫过。


被臧连名评价为“身体素质极佳,非常男性化”的中后卫李国兰在1986年到了北京队,并入选了国家队的集训,最后回到了江西教育学院,也告别了足球。

 

陈文菁留在了师大,在体育系的时候,她想带女足,却被阴差阳错地安排上武术课,内心憋屈,再加上长期训练比赛留下的旧伤已经不允许她再从事体育事业,转岗行政成为她最后的选择。行将退休前,她的最后的一个岗位是负责新老师大的体育场馆,包括足球场的管理。

 

主教练臧连明历任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学会体育卫生理事会副理事长,后来担任过多届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体育专业考试足球项目的主考,还曾受聘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家级培训专家。2016年,退休后的他做出决定:“我要去江西,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他回到江西萍乡,开办了一所私立学校,并把足球教学作为学校特色之一。


师大女足的辉煌,随着人员的进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暂告段落。直到2003年,臧连明在师院曾经教过的一个本科生带着首批女足队员开始了新的征程,恢复往日的荣光。

 

2005年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上,这支崭新的师大女足第一年就打到全国第六。她们一鸣惊人的模样像极了当年广州赛场上的师大首批女足。带领这个队伍的主教练、臧连明昔日的学生名叫虞勇。


2016年全国校园足球秦皇岛总营(小学)专家组合影(左五为组长臧连明,左二为组员虞勇)

 

在今年初结束的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上,江西师大女子足球队荣获乙组第六名的好成绩。在此之前的2010年海南赛区,师大女足战平以国字号为主的北师大队,成绩进入全国第四名。带领这个队伍的的主教练叫朱桂林,是虞勇昔日的学生。 


再过一个小时,明天零点,朱桂林现在的学生吴海燕就要身披国家队战袍,佩戴国家足球队队长袖标,为女足此次世界杯出线上场征战。此情此景,我们似乎看到师大女足40年前所创下的奋勇拼搏、敢为人先、生生不息的精神正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相关阅读:《回忆|师大足球风云四十载》

(点击上方图片)




点击关键词  查看精彩往期


胡银泉 | 龚岚 | 尹松 | 邓超 | 孙平 | 黄一

罗敏 | 刘世南 | 孟范昆 胡剑云 |田浩然 | 麻卫芳

同志妈妈 林夏羽  | Connie Mom |肖晨帆 | 蓝天救援队

敲钟人 | 师大蚁人 | 阿鹏音乐站 | 传销受骗记 抑郁症 

直击高考 | 国际不再恐同日 抗癌厨房 | 师大阅读现状报告

“1925造型”理发店调查 | 考研者纪实 | 15元“买”国家奖

师大体育江湖 | 城中村折叠 | 架空层搬迁博弈 泾口

“梦时代”跳楼少年 非洲猪瘟 | “拯救”保安潘有

盲人高考 |  世界残疾人日|无声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