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 出席拉法兰前总理主持的论坛(三)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音频


前文


出席拉法兰前总理主持的论坛(一)

出席拉法兰前总理主持的论坛(二)


正文

4

9月28日的论坛从上午9:30开始,到下午17:10结束。会议开得很紧凑,自始至终都是由拉法兰主持,没有听众提问的环节。

论坛的层次很高,有参议员、众议员、大区和省议会议员、企业家、学界等300余人与会。

会议分三个议题:一是如何看待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二是中国、俄罗斯与世界的关系;三是欧洲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

中国经济是论坛上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嘉宾在发言中大概受到拉法兰的影响,很少批评中国,表示相信中国政府能够妥善地应对目前的困难,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

欧洲议会前任议长克雷斯波说:

世界正处在一个转折的关头,中国会在21世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的国际化正在取得进展,将会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国际货币。

巴黎政治学院的教授达奇亚诺等人专门比较了俄罗斯与中国,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大发展成绩巨大,使6亿多人(相当于法国人口的10倍)脱贫,中国已经融入全球经济;相形之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要慢得多,迄今为止,俄罗斯仍然没有融入全球经济。

《费加罗报》的国际问题专栏作家吉拉尔说:

基辛格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美苏中大三角’的提法,今天‘大三角’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0年代,美、苏是两个超级大国,中国力量比较弱。今天情况则不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三角关系中,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很好,中国与美国关系也还可以,但俄美关系十分紧张,眼下还看不到缓和的迹象。十分明显,在‘大三角’中,中国处于有利地位。

俄罗斯大使奥尔洛夫在会上的发言十分引人注目,整个会议全部用法语进行。奥尔洛夫大使的法语讲得很漂亮。

他猛烈抨击美国推行单极世界的战略,导致了乌克兰危机。他高度赞扬俄中关系,但强调双方不是结盟的关系,不是结成军事集团,而是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欧洲对俄罗斯十分重要。俄罗斯绝不会撇开欧洲,只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不少人发言不赞成孤立俄罗斯,认为制裁只会把俄罗斯推向中国的怀抱。也有人认为,中俄关系现在虽好,但中俄之间的矛盾也不少,双方目前的接近只是权宜之计。

三场专题会议结束后,拉法兰请我发言,并给了我半小时时间。在国际会议上,半小时是非常充裕了,其他发言人都是限制在8分钟。尽管我在论坛最后发言,但看来大家对我的发言还是有所期待的,大厅坐得满满的,没有人提前离开会场。

我深知这次发言大家会十分认真地听。我有一个基本稿,对大家的发言作了记录。拉法兰先生注意到我的表现,还提醒大家说:“你们看吴大使记得多认真,我相信他对你们提到的问题在最后发言中都会作出答复。”

5

我在开场白中首先感谢拉法兰先生邀请我出席这次论坛。我说:

当今世界上各种论坛层出不穷,但是像这个论坛,年复一年举行了9次,都是谈中国问题,大概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这表明拉法兰先生的远见卓识。

中国正在崛起,这可能是21世纪影响国际格局的重大事件。中法、中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然而世界也好,欧洲也好,对中国了解得都很不够。

我在法国期间,就经常听法国人对我说中国很神秘,中国太遥远,中国很多事情看不懂。法文里专门有一个字“chinoiserie”,就是指比较难懂的东西。像这个论坛,每年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必定会加深法国和欧洲对中国的了解。了解加深了,合作就能顺利地进行。

随后,我讲了三点看法:

 一、关于中俄、中欧和俄欧关系

本届论坛的主题,涉及欧洲、中国和俄罗斯三边的关系。中欧关系发展得很好,2015年是中欧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40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过去40年见证了中欧关系的大发展,1975年中欧贸易额仅为24亿美元;2014年上升到6000多亿美元。这么快的发展,就算当时对中欧关系最乐观的人也没有预见到。

中俄关系也很好。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1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来往频繁,经贸合作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中俄两国的贸易额每年仅为六七十亿美元,2014年上升到800多亿美元。

为什么中欧、中俄关系发展得很好?大概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一是中欧、中俄的关系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平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双方都会感到很舒适。

二是双方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合作,会使双方都受益,双方为此也有很大的兴趣。

三是俄罗斯、欧洲和中国都赞成多极世界。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的两极体制宣告结束,进入了一个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会很长,国际关系的主线是单极和多极之争。

俄罗斯、欧洲和中国都赞成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不喜欢单极世界。因为多极世界是一个更加平衡、更加民主、更加繁荣、更加和平的世界。三方都赞成建立多极世界,这是一个很大的共同点。

与中欧、中俄关系不同,今天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跌入了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联合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西方媒体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批评、指责俄罗斯,好像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是俄罗斯造成的、错误在俄罗斯、错误在普京总统。难道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一味地指责俄罗斯,可能有失公允。

戈尔巴乔夫

2014年11月,我在柏林见到了戈尔巴乔夫先生。大家知道,戈尔巴乔夫不是普京的朋友。但在柏林的会上,戈尔巴乔夫完全赞同普京关于乌克兰的政策。

戈尔巴乔夫在会上说,1989年在德国走向统一的时候,他曾经出席了一次苏、美、英的首脑会议。美国是老布什总统,英国是撒切尔夫人。戈尔巴乔夫在会上提出,统一后的德国应当保持中立,不应当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布什总统当即表示反对,认为统一后的德国应当加入北约。戈尔巴乔夫问他,为什么要德国加入北约。老布什回答说,那是为了更好地管住德国。

随后,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的安全利益必须得到保护。老布什和撒切尔夫人一口答应,认为苏联的安全利益将会得到尊重。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内取代了前苏联的地位,成为常任理事国。

1991年4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了。

照理讲,华约和北约都是冷战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终结,这两大军事集团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华约解体后,北约不仅照样存在,而且越来越大。

1991年北约有16个成员国,现在发展到28个成员国,囊括了前东欧各国以及前苏联的3个波罗的海国家。

乌克兰危机从本质上看,是美国等国家对俄罗斯步步紧逼造成的。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对谁都没有好处。

我作为一个职业外交官,当看到欧洲同美国一道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时,感到有一些迷惑不解,因为欧洲同美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很大,2014年达到了3773.6亿美元,而美俄贸易额仅为292亿美元,仅为欧俄贸易的1/13。

欧洲同俄罗斯毗邻,美俄的情况则不大一样。欧洲与俄罗斯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美俄之间的共同利益。欧洲为什么要跟美国一道来共同制裁俄罗斯呢?

俄罗斯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曾经打败拿破仑,打败希特勒,这绝非偶然。俄罗斯民族反抗外来压力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制裁不能使他们屈服。我希望欧洲的领导人能够从欧洲的利益出发,也从世界的利益出发,重新审视与俄罗斯的关系。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吴建民著(出版于2017年)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前文 /


1

巴黎尼山论坛(上)

2

巴黎尼山论坛(下)

3

21世纪理事会墨西哥会议(上)

4

21世纪理事会墨西哥会议(中)

5

21世纪理事会墨西哥会议(下)

6

悲观情绪笼罩着欧洲——出席在卢森堡举行的新政策论坛(上)

7

悲观情绪笼罩着欧洲——出席在卢森堡举行的新政策论坛(下)

8

随中欧商学院游学瑞士和法国(上)

9

随中欧商学院游学瑞士和法国(中)

10

随中欧商学院游学瑞士和法国(下)

11

南极行(上)

12

南极行(下)

13

两次去耶鲁大学法学院讲课(一)

14

两次去耶鲁大学法学院讲课(二)

15

两次去耶鲁大学法学院讲课(三)

16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一)

17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二)

18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三)

19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四)

20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五)

21

去巴黎参加电视辩论会(上)

22

去巴黎参加电视辩论会(中)

23

去巴黎参加电视辩论会(下)

24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一)

25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二)

26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三)

27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四)

28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一)

29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二)

30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三)

31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四)

32

访问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一)

33

访问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二)

34

访问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三)

35

访问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四)

36

出席世界政治论坛(上)

37

出席世界政治论坛(中)

38

出席世界政治论坛(下)

39

去新加坡介绍中国外交和“一带一路”(一)

40

去新加坡介绍中国外交和“一带一路”(二)

41

去新加坡介绍中国外交和“一带一路”(三)

42

去新加坡介绍中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四)

43

去新加坡介绍中国外交和“一带一路”(五)

44

出席全球安全、公正、治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45

出席全球安全、公正、治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下)

46

出访印度尼西亚 (一)

47

出访印度尼西亚 (二)

48

出访印度尼西亚 (三)

49

出访印度尼西亚 (四)

50

出访印度尼西亚 (五)

51

出席拉法兰前总理主持的论坛(一)

52

出席拉法兰前总理主持的论坛(二)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 出席拉法兰前总理主持的论坛(三)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