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在质疑声中坚定看多银行IT?| 国君计算机

李博伦 计算机文艺复兴 2022-11-05


行业更新系列


— 作者:李博伦 —


1、银行IT为什么始终不入投资人法眼?


复盘过去一年银行IT走势,四个字:惨不忍睹。从去年7月份计算机行情开始掉头转下后,银行IT的公司也普遍开始回调。接近一年的时间里,龙头公司宇信科技从接近300亿回撤至120亿,长亮科技从200亿回撤至130亿,走势可谓是惨不忍睹。这里面有一部分金融IT公司的beta属性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风险偏好的降低导致市场风格改变。而在我们看来,银行IT是一个很稳健向上,未来业绩确定性很高的行业,理论上来讲风险等级应该属于比较低的那一类,后来才反应过来,2020年我们以为赚的是业绩的钱,实际上赚的是数字货币概念的钱。而在风险偏好下行时,概念的泡沫破裂也是很快的。


市场对银行IT公司有众多的质疑,最核心的就是觉得商业模式差。在我们看来,银行IT行业空间大,景气度高,目前还处于集中度提升的时期。投资一个分散行业的未来龙头,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决策。然而在和机构投资者交流时,常常被一句话怼回来:“银行IT这行业,商业模式太差,没意思。”并且从商业模式差上面,推导出了一系列理由,总而言之就是,这个行业是个“卖人头”的行业,没兴趣。


看看隔壁证券IT,天壤之别。证券IT完全就是反向的银行IT,商业模式好,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毛利率高,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好,一系列的好处都被占了。而且选股也简单,买龙头就行了,估值呢也可以宽松一些,反正以后有足够长的时间可以用业绩去消化,这是典型的消费类的投资逻辑。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银行出现的比较早。国内证券的出现,和配套监管、IT的出现是同步的,因此在初期监管就已经定下了业务规则,各家券商都一样,IT也就统一了。然而银行的出现,早于监管也早于IT,等到后两者出现时,银行的业务流程已是五花八门,监管最多就做个规范,然后由IT系统去适应业务流程,造成了银行IT和证券IT的天差地别。


“商业模式差”这五个字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商业模式差,在这里特指的是银行IT大多都是项目制的,不是产品化的,这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商业模式以项目制为主导致边际成本较高,毛利率比较低,多做一份工就要多请一个人,没有规模效应。第二,因为边际成本高,导致产能提升效率有限,很难有一家独大的公司出现,行业竞争格局差。第三,因为竞争格局差,所以面对客户没有话语权,现金流被卡,各种被降价。“商业模式差”五个字几乎让银行IT在投资界无法翻身。


2、那为什么我们还坚定看好银行IT


2.1、现在是一个好的配置时点

商业模式差是典型的总量思维。商业模式差其实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了,是一个总量思维的概念。而股价是人们心中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当心中预期发生变化时股价就会发生变化,是一个边际思维的概念。不能因为现在商业模式不好,而否认银行IT投资价值,也不能说证券IT商业模式好,买他就一定能赚钱。


银行IT的估值已经是历史最底部,商业模式差的预期已经完全反映在股价中。在经历了去年数字货币概念炒作后,银行IT的公司再没有赶上任何一个风口。在缺少直接催化剂的同时,“大票价值思维”大行其道,银行IT公司市值又小,也不符合当时机构的审美风格。在这种情绪的极端演绎情况下,目前头部银行IT公司的PE甚至杀到了对应今年30倍以下,明年20倍以下。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讨论过有盈利的计算机公司的估值方法,认为PEG=1是有成长的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对于一个行业有25%增速,龙头增速超过30%的赛道,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估值水平看,现在都是被低估的。


2.2、选对股票,然后剩下的交给时间

行业的长逻辑是很顺的,未来是个千亿级的大行业。行业长期逻辑很简单,银行IT是一个大行业。首先银行自身也还在继续长大,另外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重视。对于银行这种巨无霸企业来说,万亿级的收入,投入个百把亿的IT其实不是难事。银行对IT投入的重视程度明显在增加,这个从银行年报中“金融科技”四个字的出现频率可以看出。并且我们认为,银行会重视第三方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技术,而不是一味的闭门造车,因为已经出现过失败案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出现也不会过分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只不过银行IT公司未来签单的对象可能发生改变。总而言之,银行IT第三方解决方案市场目前规模约500亿,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未来是一个千亿级的大行业。


目前的催化也在加速兑现集中度提升的逻辑。目前银行IT最强的催化就是金融行业的信创,而信创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促使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利好目前行业龙头,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三点。


第一,项目变难了。我们在基础硬件层做信创,不会走IBM大小机的老路,而是用PC服务器,那么也意味着未来的储存和计算架构将以分布式为主。之前的银行IT厂商是否能拿出分布式解决方案成为关键,而且即便你有解决方案,在没有标杆案例的情况下也很难让客户相信系统稳定性,头部有分布式落地案例的厂商在这里面占据优势。


第二,项目变大了。原来IOE架构成熟稳定,而信创架构下很多基础软硬件存在不足,导致原来应该由基础软硬件解决的问题现在交由解决方案厂家解决,例如目前某些银行IT厂商在做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工作量变大导致项目整体体量提升,现在大几千万的单子屡见不鲜,而对于小厂商而言,几千万的单子如果在现金流层面出点问题,公司可能就被拖跨了。


第三,项目变急了。虽然没有直接出台相关文件,但是监管对金融信创的节奏是有要求的,例如某银行的某IBM主机要在某时点前下电,导致了留给银行的试错机会非常有限,因此大概率会选择已有成熟标杆案例的供应商。


今后商业模式有可能发生转变。CXO也是卖人头,创达也是卖人头,为什么和银行IT公司估值差这么多,其实还是商业模式上有差异。CXO能够获取里程碑费用和销售费用分成,创达可以收到royalty fee。这种商业模式有点类似于收加盟费+加盟店营收分成的模式,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商业模式甚至好于订阅制,销售分成比年费更有弹性。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商业模式差别的主因是话语权不同,对于一家创业药企来说,必须依赖于CXO,不然自研所开展的项目数量有限,而对于银行IT来说,银行可以选择自研或者找其他厂商。这种局面会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发生明显转变,届时小银行自己投不起IT,并且也没有其他的厂商可以替代。


有案例能说明现在头部公司在小银行已经有一定话语权了。我们产业调研中遇到一个案例,某厂商在做某银行项目时,说好了报价1000万,到项目结算时银行说预算不够只能给700万,剩下的明年预算里面补。按照以前厂商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但本案例中厂商选择了硬刚,宣布撤走项目团队,银行随即表示两周后解决预算问题。一定程度上,中小银行已经对IT厂商有一定依赖性,今后一个系统的报价只会越来越贵,小银行会越来越投不起IT,银行IT厂商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高。


这个行业未来一定有大公司出现。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未来是一个千亿级的行业,目前CR5只有20%。我们观察到行业龙头正在建立壁垒,而这个壁垒从最初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慢慢会演变为未来的管理壁垒。在这样的背景下,集中度提升是必然,会出现几个大的细分领域龙头,市占率超过10%。也就是说,银行IT行业未来会有收入超百亿的公司出现,而这些公司现在也就是百亿市值。投资这些公司的最好时点,就是在他们正在建立壁垒,且壁垒未被充分认知的当下。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金融IT相关报告

1. 恒生电子:新版图,新征程

2. 海外金融巨头启示:站在SS&C肩上,探索恒生电子下一征程(深度)

3. 恒生电子:数据中台详解+海内外对比(深度)

4. 长亮科技:银行IT这个行业中,也能够诞生恒生电子吗(深度)

5. 海内外对比:金融科技三十年(50页PPT)

6. 金融IT:七年一度,牛市狂飙(深度)

7. 银行IT竞争格局怎么变(深度)

8. 宇信科技:行业景气度拐点,银行IT公司的大反击(深度)

9. 金融科技海外启示录:从金融机构IT支出看行业成长空间(深度)

10.产业调研:证券IT和银行IT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为何迥异?

11.产业调研:建信金科能搅动银行IT市场的风云吗

12. 银行IT研究最强方法论(60页PPT)

13. 长亮科技:纸上花似谢,树上花盛开

14. 恒生电子: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入

15. 恒生电子:打造债券全球发行平台,大市场、新模式(深度)

16. 银行IT:景气周期确立,推荐双龙头(深度)

17. PayPal:海外领先数字支付公司(PPT)

18.Temenos:海外银行IT龙头率先开启全面云化(深度)

19.独家!恒生电子竞争格局详解(深度)

20.产业调研:华锐金融能否颠覆现有核心交易系统竞争格局?

21.恒生电子:计算机仅存的一支没涨的白马(深度)

22.恒生电子到底能长多大:全球金融IT市场空间及格局分析(深度)

23.如何研究一家金融IT公司?

24.为什么金融IT厂商都开始搞分布式(深度)

25.变革前夜的券商集中交易系统

26.天阳科技:银行IT黑马,高景气下高成长(深度)

27. 产业调研:这家券商IT部门的人胆子真大

28.用友金融:金融IT强者,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深度)

29.恒生电子:公募REITs产品上市,买方IT系统需要做哪些改造?

30.恒生电子的三重预期

31.如何理解恒生电子的核心竞争力?

32.银行IT:进军东南亚,打开蓝海市场(深度)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